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教学课件(2)

2018-07-21教学课件

结构解读:

  文章分11段,先看段落大意。

  1、费尔巴哈不懂实践。

  2、思维的真理性只能用实践证明。

  3、英雄史观。

  4、宗教的问题在于实践,而实践是可以改造的。

  5、费尔巴哈停留在直观的唯物主义。

  6、费尔巴哈只看到单个的人,或者说类本质,而人应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再次强调人的社会性。

  8、社会的问题只能在实践中解决。

  9、直观唯物主义只能是对单个人的直观。

  10、以往的“市民社会”的观点是片面的。

  11、改变才是解释的目的。

  这个提纲可以分为三部分: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有这样一个结构:

一、他缺少什么?实践的问题。

  (1-4)主题词:唯物主义、人的感性活动、实践、能动、客观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纯粹经院哲学、环境与教育、社会分为两部分、欧文、宗教、自我分裂、自我矛盾、排除矛盾、革命改造。如果把这些词串起来,那就是重写这个提纲了。不能这样,还是按照马克思的行文顺序看,既然是提纲,那就不一定是发表的顺序,允许跳跃。马克思上来直抒胸臆:费尔巴哈缺!!!缺什么?缺少实践?实践是什么东西?是个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在哲学中贯彻实践观,就不能像经院哲学那样在“一个针尖上站几个天使”的问题上纠缠,因为无法在实践中检验。孟德斯鸠、欧文等人给社会开药方,但是他们开出的药方是英雄史观,是社会上一部分精英、英雄用雄韬伟略来管理社会,由于片面的人为人是僵死的、被动的受环境影响,所以只能有天才来创造好的环境以拯救愚人,这不是把人当人,简直是把人当牲畜。社会本身是一种有机体,它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但是这种个人从来没有“个人”的存在过,他必然被纳入一种结构:要么属于这个阶级,要么属于那个阶级,不在对抗中剥削,就在对抗中被剥削,所以研究人,要对他在社会中的关系进行精确定位:费尔巴哈:大学教授,小费尔巴哈的父亲,老费尔巴哈的儿子,费氏的老公,有住房一所,年薪1万马克,受唯物主义影响,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唯物主义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等等。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重80公斤,身高1,80,预计寿命70岁这样的一个生物人,单个人,一个“类”。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实践”,运用实践观点对人考察就是要看他所属的阶级,他在他所属的阶级社会中的地位,发挥的作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反过来也是如此,社会是人的总和,但这种总和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划分为阶级的人的由于利益问题(经济问题是主要的)而产生的矛盾斗争,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历史和现实证明,社会本身就是这样发展的。历史、环境在改变人,人也在改变环境,这种改变有时候是以革命的面貌出现,它的主体不是英雄,而且阶级通过斗争的方式推动的社会颠覆与革命,所以实践的话题,在社会政治领域,就是革命,就是阶级斗争。

上一篇:《荷叶圆圆》教学课件下一篇:因数和倍数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