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文(2)

2018-07-16教学设计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老师范读课文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句读分明

  节奏合理

  语速适中

  语句流畅

  注意音韵铿锵五、对照注释,理解课文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六、文章简析

  第1段,写渔人偶逢桃花林。

  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

  第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热情款待。

  第4、5段写渔人出桃花源,太守寻而不得和刘子骥往而无果。

  从文章各段的叙述看,1、4、5段写略写,只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与第2、3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两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安乐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如详写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鸡犬之声,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详写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渔人的诚恳交谈,表现出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民情淳朴,是一个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上一篇: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模板下一篇:《山村小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