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设计

2020-06-23教学设计

  篇一:《燕 子》(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2、燕子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动物,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燕子?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深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课本打开到第2页)

二、新课

  1、 指名一人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课文哪部分写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哪部分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燕子图,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动物?(燕子)从图上看燕子的外形怎么样?(好看)看看课文中怎样写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人看图。

  (3)、提问:这段文字主要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外形)是从哪几方面写的?(羽毛、翅膀、尾巴)它们都是什么样的?(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4)、课文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燕子活泼可爱)

  (5)、课文为什么用“凑成”不用“组成”?(突出身形灵巧、搭配合理) (6)、出示课文填空,指名读。

  (7)、指导朗读(重读:乌黑光亮、轻快),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教材图,图中近处的燕子在干什么?(飞行)课文中哪里写了飞行中的燕子?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燕子在飞行中有什么姿态?(斜、掠)这两个字说明了什么?(轻快、敏捷)具体描写了几种姿态?(有的??有的??)

  (3)、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小燕子的特点?(活泼机灵)

  4、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题目是燕子,第一、三自然段写的是燕子外形和飞行的特点,其余两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春天)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这一自然段里写了哪些景物?(微风、细雨、柳枝、草、叶、花)

  (3)、出示“??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指名读,提问: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

  (4)、同学们都赶过集,说说赶集时是什么景象?在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使表达更生动)

  (5)、同学们看教材主题图,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教师配乐朗读: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头,小河边,山坡上,到处是一片新绿,野花也来凑热闹,红的、黄的、粉的??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画卷)

  好了,睁开眼睛,请你告诉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指名)

  (6)、春天可真美呀!看到如此美丽的春天,小燕子会怎么样呢?(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7)、怎样理解“生机”?(春天因为有了燕子而显得更有活力)

  (8)、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指名一组同桌读。

  5、 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在远处的电线上停着几对燕子,看看燕子与电线构成的画面像什么?(五线谱) (2)、指名读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3)、在这一段里有一个比喻句,请找出来?(蓝蓝的天空,??)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电线比作五线谱)燕子又是什么?(音符)

  (4)、出示五线谱,为什么用五线谱来打比方呢?(有相似之处) 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总结一下春天的美景吗?(生机勃勃)

三、练习背诵

  小燕子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更活泼可爱,春天因为有了燕子而越发显得生机勃勃。这篇课文把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和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课文的词句优美,让我们共同根据板书来尝试着背诵一下。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怎么样?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渡过这美好的40分钟,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与同学们继续合作。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感受了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春天伴随着温暖的春风,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共同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外形:羽毛、翅膀、尾巴

  燕子 飞行:斜、掠 有的??有的?? 活泼可爱

  春天 细雨、柳丝、草、叶、花 生机勃勃

  五线谱、音符

  篇二: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

  3、积累好词佳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能力。

  3、通过摘抄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二)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三)疑点

  1、为什么说“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2.“电线”为什么像“五线谱”?“燕子”为什么像“音符”?

  (四)解决办法

  教师通过简笔画和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小燕子的形态、叫声、飞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并运用学到的描写小燕子的方法,练笔写其他的动物。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体会句子的含义,并通过感情朗读加以理解和体会。

第二课时

-、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学生猜谜。

二、检查词语认读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在学生议答中,教师完成如下板书:

  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形状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到春景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4、指导感情朗读。

四、探究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让学生将课本翻开,将其想像成燕子的一对翅膀,将桌面想像成湖面,模拟燕子飞行。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插图,唤起头脑中有关鸟儿飞行的记忆表象,仔细揣摩,互相纠正。正确的做法应是:轻轻扇两下“双翼”,然后展开,快速均匀地向前滑行,再将书的一端点一下桌面。这样学生就深刻地理解了“掠”字的含义。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五、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3)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4)教师在两组线上再分别添上几笔: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5)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教育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拓展延伸,自由创造

  1、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2、“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

八、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羽毛 一( )翅膀 一( )鸣叫 一( )尾巴 一( )春雨 一( )细线 一( )歌曲 一( )柳树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是我国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出燕子( )、赶春、( )、( )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和(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上一篇:金子教学设计三篇下一篇:猫教学设计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