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 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知识资料,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挂图。
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自学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教学课时: 2
第一课时
一、破题入手,字面理解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长城图这就是长城
2、每年来到长城游览的游客不计其数,大家请看图,沈老师也两度登上长城,分别是91年和20xx年。
来长城的游客中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他们游览了长城后,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请看: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到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指名读一读齐读
读着这些外国元首送给咱们长城的题词,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二、长城的直觉梳理
1、通读全文
师:请大家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感受,来一起学习《17长城》。
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要把这些词读正确:
峻峪屯
这是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
下面就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做到不漏读、不错读,并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长,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城?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交流反馈:
长: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城: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从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登上长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接下来的三、四自然段是写什么呢?指名读
这些是作者看到的吗?是作者的联想和感受。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对长城进行观察的?鸟瞰长城是远景近观城墙是近景,作者从远到近地观察长城。
文章又是按怎样的结构安排的?先描写鸟瞰长城,再描绘近观城墙,最后写自己的联想和感受。
三、细读课文,语感理解
下面我们随着作者的游览顺序来细细地读读课文
1、请看图片(长城远景图)
我们平时描述群山状态时,会用到哪些词语?(峰峦起伏重重叠叠、崇山峻岭)简笔画
建筑在群山之巅的长城,随着山势的走向,长城是怎样的状态呢?(蜿蜒起伏盘旋、起伏迂回、连绵不断、气势飞扬)简笔画
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你想读出长城的什么?(长蜿蜒盘旋)(至少三人)
长龙的比喻理解明长城图
师补充:简介长城的历史长城经过的九个省市自治区,感受长城的长。
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部分,把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盘旋的气势读出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我们随着作者登上长城近看长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都可
材料:条石城砖
高大: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我们并不熟悉马,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是5、6米宽;高有810米。(与教学楼比较)
你了解课文中写到的关于长城的一些特定的词语吗?
什么是城台、垛子、射口、瞭望口?
画一截高大雄伟的长城,指出垛子、射口、瞭望口等具体的位置形状。
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学习作者联想部分
作者也是与我们一样,他也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还联想到什么?
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凝结而成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万里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四、小结
游览了万里长城,你想对谁说?说什么?
五、作业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十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