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分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内容绘声绘色绘形的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从远到近,写得有序。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
教学用具:
录像、投影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
教师
1、齐读“天下奇观”;
可能谈:钱塘江所处的位置;有关潮汐潮水的知识;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课文顺序等。
2、潮来时的样子;课文如何描写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1、出示自学提示:
a、划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与样子的语句;
b、品词析句,想象画面;
c、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交流讨论汇报
a、把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与样子的语句读一读
比赛读——自由读——师读生想象画面;互相评价(师读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与样子的语句生质疑:为什么其他句子不读?)
c、想一想描写的顺序。
e、生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比较句子:
从远处传来响声。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想象:“闷雷”常在什么时候响起来?
好处:把远处江潮的声音比作闷雷滚动,形象地写出江潮巨大,沉闷的声音。
原因:音速快于声速。
f、读“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评议——质疑——联系实际谈——有感情朗读
生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方法:读一读,谈一谈,议一议,评一评。
重点理解: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联系实际谈)
3、师生观录像,生想:如果你在观潮的人群中,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
4、生谈感受:当你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这壮丽的景象会说什么?假如你是一位外国游客看到这壮丽的景象又会说什么?
学习方法:
读中品奇——谈自己的想法——抓重点词理解——概括特点(音大,势猛,水位高)
问题:正月十五不能去观看,因为观潮日是在农历八月十八。
质疑:为什么观潮日是在农历八月十八?
生答师补充:引力的因素;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一、创设情景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请谈一谈。
2、你们现在最渴望的是什么?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主体探究
(一)合作探究学习“潮来时”
1、同学们,请你们先去饱览一下壮丽、奇特的大潮景观,一会儿我们交流心得体会。
2、交流讨论汇报
b、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与样子的语句如此之美,那么课文是如何描写大潮声音、样子的变化呢?
d、课文首先描写的是什么?
f紧接着,人们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根据这种方法继续谈大潮的变化。
看幻灯理解:移、逐渐、横贯江面、白色城墙、二丈多高。
g师谈:课文中最能体现大潮雄伟壮观的句子是哪一句?
师谈: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一定与老师一样心潮澎湃,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就一睹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师:看完录像,我无法压抑激动的心情,我很想背诵课文来表达我的心情,同学们也可以参加。(师生齐背)
过渡: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又是怎样奇特的景象呢?
(二)探讨学习“潮过之后”
过渡: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名副其实,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将在正月十五去观赏这壮景,有愿意去的同学可与我同行。
学生的质疑再次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奇。
三、导学达标
同学们,作者用心观察,叙述有序,从声音、气势、形态几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又从观潮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表现了大潮奇特,使我们由衷地感到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四、应用创新
老师送大家一句话: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作生活中的有心人,成功定会属于你。
作业:设计导游语或写一首小诗;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诵读积累。
【《观潮》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4.观潮教学设计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