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金色花》的教学设计(2)

2018-07-27教学设计

  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

  (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沐浴(mù)祷告(dǎo)嗅(xiù)衍(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

  2、新课导入:

  故事导入法:讲述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从猎狗的嘴巴中勇夺下自己的孩子。(故事略)。作者说,“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母爱)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崇高的母爱,大家印象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古诗”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很好,其实在我们东方,除了我们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古国在他们的文明中都歌颂过母爱的光辉,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让他们边听边想,用笔圈出重点的字词、语句)

  明确: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

  (2)为什么“我”要变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金色花是圣树上所开的一种花,在印度非常受尊敬。“我”在这里变成一朵金色花,不仅仅是因为“好玩”,也不是为了和妈妈捉迷藏,而是也希望为妈妈做点什么事情。在妈妈祷告时嗅到香气,在午后看书时不伤眼睛。

上一篇:语言与文学的教学设计下一篇:最新湘教版《语文活动5》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