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金色花》的教学设计(3)

2018-07-27教学设计

  (3)这篇散文诗讲述的是孩子变成金色花为母亲所做的几件事和表达的心情,有没有偏离母爱的主题呢?

  (重在探讨孩子的行为与母爱的关系,从孩子的角度来表达母子之爱,孩子的快乐、天真、活泼,正是因为他沐浴在母爱之中,感受着浓浓的母爱关怀。)

  A、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两句话,“孩子,你在哪里呀?”和“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重点朗读,请学生个别读,特别是“你这坏孩子”应该用怎样的口吻来读。

  明确: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谈谈当孩子不见时母亲的心情和再见时的情感变化。其实是母亲在一天见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自然要嗔怪孩子,又惊又喜。

  B、“我不告诉你,妈妈”是孩子的得意又善意的谎言,要读出童真的孩子可爱撒娇的口吻。

  三、课堂总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写作特点:

  1、富有童趣。《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像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就完全是儿童的逻辑了。当妈妈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吭”,顿时,一个调皮、狡黠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最后一句又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2、清新隽永。纵观全诗,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但正是这些平常之语,却丝毫没有给读者苍白贫乏之感。相反,这些简单清新的语句,能更好地表现作者的主旨。

上一篇:语言与文学的教学设计下一篇:最新湘教版《语文活动5》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