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2018-11-25教学设计

  篇一: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表格 标签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在体检中有一项是称体重,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同学的体重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1.1.你能简单地说一说同学们的体重情况吗?

  1.2.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我是从下面这张统计表中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2.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2.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2.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3.课堂练习

  3.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3.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要求:先将记录单中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再说一说这个班的体育成绩。

  3.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课堂小结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3)师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板书

  复式统计表

  篇二: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37页及做一做第1题。

【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分男女调查学生喜欢的活动的情境,要求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包括了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组合作表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及活动

  1、咱们今天先算几道特殊的加法算式。

  最后一条:

  师:等于什么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错,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吧!

  孩子们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课件出示7项学生常参与的课外活动情境图,让学生猜想男女同学喜欢的活动一样吗?(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了解新知

  (一)出示数据,直入新课

  1、师:孩子们,宋老师请了我班的两个小助手,他们帮我做了我们班上的以上活动最喜欢的情况调查统计,并且分别制成了两张“单式统计表”

  师:请看[边说边按课件]让我们静静思考、静静读懂它。 [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

  三(2)班男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 静待5秒

  [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

  三(2)班女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 静待5秒

  2、回答问题,激发矛盾

  师:孩子们,哪个活动是男女生都喜欢的啊? 预设生[猜测]:玩电脑??或其他??

  师: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原来刚才男生表还没看清楚啊!) 师:那你希望老师把这两张表格怎么放就能一眼看出来呢?

  3、逐步合并

  (1)左右放置

  (2)上下放置

  (3)调整活动项目顺序放置

  (4)去掉第二张表格的活动及项目名称推上去。

  三(2)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并?(因为两张表的活动项目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去掉一张表里的活动项目,直接推上去)

  (5)交流讨论

  师:[手指活动及人数一列]那么这些是不是都很合理了呢? 师追问:你觉得这里不合理,你想怎样改呢?

  学习小组各有一张表格,咱们把它给填完整,把不合理的地方变得更加合理,比比看哪组做得又快又美观。

  (二)设计复式统计表

  师:孩子们,来,宋老师已经收到了很多作品,咱们一起来点评一下:

  (1)预设:老师,可以把上面的那个格子分成两部分,用斜线划开。 师:哦,你想说的,是不是这位同学所表达的意思啊?

  师:来,隆重请出这位同学也来说说自己的意思。

  (2)预设: [课件出示]师:孩子们,我这儿还有1张很特殊的表格,这孩子把这格变成了这样,我好想听听他们组的想法。

  请学生介绍想法。师在表格中画箭头。

  师:[用红笔圈]这个同学真了不起,把复式统计表的表头做得如此科学明了。

  (3)师:咦,我还惊讶地发现你们怎么把标题都给改了啊?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现在指的是全班生喜欢的活动。 标题改为:三(2)班全班学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

  (三)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合并、及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

  1、[课件演示]

  师:孩子们,带着刚才的经验,我们进一步将这张表补完整吧。

  2、师揭题:孩子们,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就叫它复式统计表。师将板书:单式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补充完整。

  师:咱们最大的创新在哪里?(在第一个格子)[课件演示圈出]师:这个格子啊!咱们叫它表头。

  师:来,谁愿意介绍一下,咱们的表头是怎么创新的呢?

  ①第一行是我们统计表中的活动,竖下来第一列是性别,中间这两行是人数,我们在最头这格应该分几小格写上这三个内容呢?(分三格)

  (第一格就写了“活动”,第二格写人数,第三格写性别,边说边用手势比划,边板书:表头)

  这一空格也就是这个统计表的表头,这样设计能很清楚地反映出这张统计表的内容。

  (四)比较新旧、感受新表优势

  1、师:来比比看,复式统计表与原来的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说不同)师:孩子们,现在你能很快找出哪个活动是男女学生最喜欢的吗?

  2、概括优点

  师:孩子们,现在你来说说看,咱们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啊?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五)解读统计表并思想教育

  师:这样棒的复式统计表,让我们仔细看看它吧,你还发现哪些重要的信息呢?

  师:咦,这里面有两个3,它们所代表的意思一样吗?[课件演示:圈出3]

  师:你有什么话想跟这这些同学说?

  (六)了解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师:复式统计表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无处不在,你见过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三、生活应用、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金牌统计表

  师:孩子们,这是中美俄三届奥运会金牌统计表,这张复式统计表完。

上一篇:探索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