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的教师教学设计(3)

2018-11-30教学设计

  篇三:《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最后的姿势》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

  【教材分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为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根据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的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情,是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文章通过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书后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 具】

  PPT

  【教学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8级地震),看图片,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2、在这场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交流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是呀!2008年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家园,甚至是生命,面对死亡,我们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但他们却毫不迟疑地选择了付出,有的甚至选择了死亡,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他用一种特殊的姿势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最后的姿势。

  【学生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不仅了解了有关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同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看插图,让学生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更有利于学生尽快地走进文本,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与文本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质疑:学贵有疑,读了课题,你的脑中有没有产生疑问?(最后的姿势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有同学可能大致了解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发展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它,请大家打开书,自己先读读课文,注意这几个要求

  1.自由读: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

  (2)遇到生字或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多练习几遍。

  2.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目标是读准字音)

  【明确提出自读要求,使得学生学习有目的,思考有方向。读正确、流利既

  可深化字词的理解,也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出示:

  坍塌尘埃腾空 地动山摇生死攸关

  幽默 充满活力绘声绘色妙语连珠

  震撼 誓死护卫诠 释师德灵魂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义。

  1.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

  2. 同桌相互讨论,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指名回答。

  4、强调易错字。

  四、深入课文,理清脉胳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一个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结合前面的质疑)

  (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3、默读,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5月12日,谭老师和平常一样,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写了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

  五、总结

  谭老师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他却用他特殊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师德与责任,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希望我们能秉承这份爱,让爱的鲜花开满大地。

  六、作业

  板书设计:

  6、最后的姿势

  平 凡

  谭千秋

  伟 大

  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正在为学生们上课,危难之际他迅速组织学生撤离,然而,楼房即将坍塌,还有四名学生没有跑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让这四个学生钻到课桌底下,而他不顾一切的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牢牢地护住了学生的生命。学生们获救了,老师却永远离开了。谭老师用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这不仅表现了他那血浓于水的师生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与学生间的父子般深情。谭老师就像是一座山一样,用自己坚强的身躯死死地保护了这四个孩子。他面对死亡毫不惧怕,面对塌下砸在身上的水泥板,一言不发。他这种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作为语文老师,我知道语文教学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好多方面的内容,但最核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于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计划用二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今天,我所完成的是第一课时。

  这堂课上,我大胆抛弃了华丽的包装,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再次亲切、亲密的接触,去认识她,理解她,运用她。我先由最基础的书写词语入手,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在纠偏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识字、写字习惯。在此基础上,品读词句,并教给学生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进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最后走进人物,初步认识谭千秋。

  回想刚刚结束的课,我想作如下说明:

  一、自我肯定之处:

  1.老师言传身教,起到了示范作用。俗话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课堂上我总体做到了表达清楚、流利,且声情并茂。一开始就通过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书写生字,一起朗读课文,一起理解词语??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尊重学生,异中求同。在指导学生划分课文层次时,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划分方法,面对不同的答案,我没有急于否定或肯定,而是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次研读文本,小组讨论,理清结构。

  4.学生基本能够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既符合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注重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要求,也为顺利完成本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本课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整个课堂下来,感觉有点松,以致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进行就到时间了。首先,我觉得还是备课不充分。词语一组一组出示理解,显得也不紧凑。如果三组词语同时出现,然后组织学生先研读词语,然后再组织交流,结合语境理解,我想会更节省时间,也显得紧凑些。其次,预见性不够。备课时,我并没有设计安排小组讨论,但在给课文分段时,意见出现了分歧,我不想让老师的思想主导了学生,于是临时组织学生抓住有关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再次研读文本,小组讨论,怎么分段更合适。

  2.与文本的接触有点少。学生的朗读,老师的范读都太少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这恰恰是我课堂上所缺少的。

  

 

上一篇:一夜的工作教师教学设计下一篇:分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