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钓鱼》优秀教学设计

2018-12-2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的乐观、幽默,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在精神。

  2.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贺龙及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老师:把关键词句做成课件。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质疑问难

  1.课件出示贺龙照片,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贺龙的资料。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3.作为十大元帅之一,作者为什么不写贺龙驰骋沙场的英姿,却写他钓鱼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检测字词

  1.默读全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听写文中重点词语、生字,检查学生课前自学字词的情况。

  3.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听写的字词,相机重点指导撅髯的结构和笔画、腆的读音。

  4.再次默读课文,试着讲述故事的梗概。

  5.教师相机指导怎样讲述故事的梗概: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练习。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文中的贺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默读勾画出有关词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3.精读第11段。

  (1)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贺龙拔下马尾毛做钓鱼竿。)

  (2)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老伙计抚摸会意体会贺龙与战马之间的深厚情意以及默契,也说明了钓鱼补充粮食对贺龙来说是常事。)

  (3)勾画出本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有什么作用?

  (4)贺龙是当时的总指挥,为什么单单写他钓鱼呢?

  引导学生读第2段的1~2句,体会红军部队在进入草地后所遇到的困难。

  (5)指导朗读这段话:抽读齐读。

  4.细读第14段。

  (1)这个句子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渔竿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谊?

  (3)小结:这句话是对贺龙的高度赞扬。贺龙在困难面前的乐观、幽默鼓舞着大家,在缺粮少食的境地里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感动着大家。

  5.细读第18段。

  (1)从贺龙的语言、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乐观精神)

  (2)这样的精神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有什么作用?(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因素,鼓舞着大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作斗争。)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段话。(抽读赛读)

  四、情感升华,拓展练笔

  1.读了《贺龙钓鱼》的故事,你都想到些了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

  2.课后继续搜集贺龙或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上一篇:《语文百花园二语海畅游》教学设计下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