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律动说课稿(2)

2020-04-10说课稿

  三、说准备

  1、与《拔萝卜》内容相关的课件。

  课件中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动画内容吸引幼儿的眼球,能把幼儿的兴趣自主地吸引过来,主动集中注意力。

  2、歌曲中各角色的头饰及萝卜的头饰。

  头饰的运用是让幼儿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演欲望。

  四、说教法和学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

  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情境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用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到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此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表演法、游戏教学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歌表演《拔萝卜》,体验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表演歌曲。

  五、说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课件,听故事《拔萝卜》。

  播放课件,结合课件画面讲述故事《拔萝卜》。我会将歌词根据节奏说出来编入到故事中。如:拔|萝卜、拔|萝卜,哎|哟哟,哎|哟哟,哎|哟 哎|哟,拔不动。欣赏完故事,教师可提问:

  (1)萝卜拔出来了吗?

  (2)谁来帮忙拔萝卜了?

  (3)谁第一个来拔萝卜?他拔不动的时候请谁来帮忙的?

  (4)谁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来拔萝卜?

  (5)谁最后一个来帮忙拔萝卜?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看课件、听故事,幼儿知道了故事情节,对角色的先后出场顺序也有初步的了解。幼儿从一个简短的故事中理解了内容,对歌曲节奏也有初步的认识,为接下去的环节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唱歌曲。

  1、出示课件中老伯伯在拔萝卜的画面。教师提问:第一个先来拔萝卜的是谁啊?(通过提问再次明确第一个出场的角色。)

  2、教师范唱第一段。

  师:老伯伯可开心啦,他还哼着歌儿呢!

  教师完整示范,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

  师: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

  让幼儿初步学一学拔萝卜的动作,教师边唱下面的几段歌词边带领幼儿拔萝卜。让幼儿感知在重音处做拔萝卜的动作。

  3、分角色演唱。

  将幼儿分成五个组,每组分别扮演一种角色,轮到哪一个角色就请哪一组的小朋友站起来演唱,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

  在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通过听唱、跟唱、分唱三大方式,幼儿基本会唱本歌曲,并能正确知道角色的出场顺序。幼儿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幼儿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幼儿欢迎。同时,幼儿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进行分小组进行角色演唱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参与的兴趣,更好地巩固歌曲旋律。

  (三)想象并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动作

  1、分段练习表演

  师:老公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话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模仿、学习老公公走路的样子及说话的语调,这时可请个别表演能力强的幼儿演示一下。最后带领幼儿总结:老公公要弯着腰,手背到后面,说话的语速慢,语调低。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老公公去拔萝卜。

  带领幼儿扮演老公公进行表演歌曲。让幼儿初步体验歌表演的乐趣,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按着角色的顺序,带领幼儿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1)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

  (2)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

  (3)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

  2、整体表演,巩固各角色的动作。

  在分析每一个角色的形象特征之后,带领幼儿完整的表演一遍,加深对角色形象的巩固。

  本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在此我并没有直接将角色特征灌输给幼儿,而是让他们自由模仿,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些形象都是幼儿熟悉的,易于模仿的。先按出场顺序带领幼儿做一做、学一学每一个角色,除了再次让他们巩固角色先后的顺序,更是帮助幼儿准确的掌握每个角色的特征,再进行完整表演是对角色特征更好地把握,能把每一个角色通过动作更形象地表现出来。

  (四)分角色表演

  1、集体中分角色表演

  教师为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并提出表演要求:

  (1)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并在应答中,模仿该角色的走路动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

  (2)努力做到从第一个强拍开始做拔萝卜动作。

  2、自由结对分角色表演

  请幼儿自由组合,5人一组,互相商量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表演要求同上。 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和自主性。先进行集体中分角色表演,让幼儿明确表演要求,再进行自由结对表演,照顾到了每一位幼儿,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歌表演的活动中,解决了只有个别幼儿参与表演的状况。两种不同的表演类型,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充分激发了每一位幼儿的表演欲望,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一位幼儿的选择。

  (五)结束

  师: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他们一起用力把大萝卜拔出来了。看!集体的力量多伟大。那他们会用大萝卜去干什么呢? 师:如果你有这么大一个萝卜你会用它干什么呢?

  通过简单的提问,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说一说萝卜的用处。

  (六)活动延伸

  1、将头饰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区域活动时进行表演。

  2、开展区域活动“萝卜变变变”,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把大萝卜变成自己想变的东西。  篇三:大班律动说课稿

  开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好,我是**号说课者,我的说课课题是《***》;  一. 说教材(点明两点容---教材本身的大体内容;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教材的关系)

  《***》是一首2/4拍子的歌曲,主要讲述了。。。情节生活化,简单朴实,富有童趣,易于幼儿理解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具有一定的情感教育意义;

  二. 说目标(三点目标依次展开说明)

  根据本班幼儿在音乐技巧和认知方面的实际水平和实际年龄特点,我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动作表现歌曲,唱好浮点音符和跳音;

  3. 情感目标(根据具体歌曲题材内容确定)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活动的难点是:。

  (在通常情况下活动的认知目标定位为活动的重点,活动的能力目标定位为活动难点;除及特殊情况有变化)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段音乐也要具体说出是什么名字的音乐)

  认知经验准备:

  四.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我主要的教法有:

  1. 启发引导法

  2. 情境教学法

  3. 示范法

  4. 多媒体直观演示法

  (在说教法的时候不必要每一个都去详细的解释,找出其中一个亮点教法解释一下即可)

  五. 说学法

  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充分大胆的听听说说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1. 视听唱法

  2. 游戏法

  3. 欣赏法

  六. 教学过程

  以激发幼儿兴趣入手,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我坚持倾听---感受---理解---体验的教育理念,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 律动进场,调动幼儿情绪(情境创设法,用时大约2分钟) 我特意选用了歌曲中的旋律作为律动伴奏音乐,目的是让幼儿在舞蹈

  律动中倾听歌曲旋律,加深对歌曲的印象,有一个初步感受,轻松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二) 设置情境,引入情感(多媒体演示法,2分钟)

  用故事形式展开活动,提出一个问题,充分拓展幼儿思维,为引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三) 整曲欣赏,感受歌曲旋律(视听结合法,5分钟)

  1. 有画面的欣赏,在欣赏后提问你听到了歌曲中讲到了什么? 目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幼儿主体性,使幼儿初步理解歌曲内容,为认知目标的实施做铺垫;

  2. 无画面的心善老师范唱:听到歌曲后你饿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目的:此环节重点引导幼儿专心倾听,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更好的融入到歌曲的情境中

  (四) 学唱歌曲,表达情感(示范法用时大约5分钟)

  1. 用“哩,啦”轻声哼唱旋律

  2. 尝试师生齐唱,采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3. 情绪情感表达

  (五) 自由表现,体验乐趣,完整表演歌曲(游戏体验交流法,3分钟)

  此环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创设了情境进行师幼共同表演;促进情感变化迁移,使得首尾呼应,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上一篇:重力势能的改变物理说课稿下一篇:《势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