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6-13说课稿

【精华】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购物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我将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商品实物,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围绕教学目标,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很喜欢卡通动物和人物,所以我借助多媒体展示米老鼠开文具店的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感知购物需要人民币,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第二环节 观察操作,认识人民币。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依据这一理念,结合学生对人民币已有的一些认识,我把教材中1元、1角、1分和5角、5分、2角、2分的认识融合在一起,这一环节我将分2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我借助多媒体出示米老鼠文具店的商品及价格,让一名学生扮演文具店的营业员,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各种文具的价格,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收集信息的习惯。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辨认课前准备的人民币中哪些已经认识,再全班交流,在学生指认时配以课件同时出现。学生介绍后我进行适当的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这样设计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又使学生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辨识作铺垫。接着,我创设米老鼠开始营业的情境,借助多媒体出示一道连线题,让学生把物品与它相应的价钱用线连起来,以此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第二层次,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我继续借助多媒体创设米老鼠邀请小朋友去文具店购物的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进行付币活动。当学生选购价值1元的物品时,启发学生想出不同的付币方法,进行全班交流,从而得出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得到1角=10分。这样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获取新知,使元、角、分的进率关系能自然、顺利地建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提高对人民币的认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回归生活。为了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

  1、创设米老鼠要和我们换币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先按要求把1元分别换成5角和2角的人民币,再把5角换成其他的人民币,最后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换币活动。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

  2、我继续借助媒体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组织学生猜一猜米老鼠手中可能有哪三枚硬币,一共有多少钱,这样设计把书中的习题融合到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学会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面值种类不同的人民币可以组成不同币值的钱数,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

  3、创设米老鼠邀请我们去商店购物的情境,组织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模拟购物活动。

  (1)每组选一名学生戴好米老鼠的头饰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每人用1元钱买1件商品进行付币找币活动,学生进行活动后再全班交流购物的经过。这一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

  (2)各组更换一名售货员进行第二次购物活动,要求学生用1元钱买2件或2件以上商品,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经过。通过这两个不同层次的购物活动让学生体会并解决在实际购物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开展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付币、换币、找币等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给与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更主动的自己去发现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说课稿 篇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安排在第七单元。课文通过两条线索表达了对樟树的赞美、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同时引导学生领悟到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将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精髓,并指导学生写作。

根据教材分析,我为本节课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懂得樟树具有拒虫的香气并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体现了宋庆龄高贵品质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了解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感悟宋庆龄的高贵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感悟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使学生受到情操的感化,心灵的洗礼。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已经比较顺利,但领悟课文精髓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重要词句,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是:领会宋庆龄和樟树的共同点。

依据以上分析,我从下面三个环节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

  1、建构樟树形象,体会生长特点。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对樟树的形象感知十分模糊,这对于理解文本是很不利的,因此我首先带领学生欣赏了樟树的图片,直观的感受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樟树长的很茂盛,有的说长得很健康,通过有针对性地观察枝干和树叶这两幅图,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本中的枝干粗壮、稠密、绿得发亮等描写樟树特点的词语,紧紧抓住这些词语配合完整的樟树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樟树还会在哪些环境中依然蓬蓬勃勃。因为有了前面的直观感受,学生的想象有理有据,很好地达成了说话训练的目标。

  2、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樟树可贵。

  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要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必须回到文本中来,抓好语言文字的学习。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只是用多媒体简单地出示了学生找到的重点句,意在照顾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上课堂节奏。通过这一环节的,学生对樟树香气永保的可贵品质有了深刻的认知。

  但本文的精髓是对宋庆龄同志高贵品质的认知体会,因此教学进行到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依然是浅层次的,而文本资源对于学生领悟文本精髓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第三环节要拓展资源,揣摩写法,延伸树香。

  在课前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地址,一个是上海宋庆龄故居博物馆的网页,一个是教师自己的.博客,学生可以通过这两个网页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全面了解宋庆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信息技术引入了关于宋庆龄简介的视频资料,学生们观看后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热烈的课堂交流:我心中的宋庆龄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是从现场还是从结果来看,学生的交流都是认真有效的。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从而深刻地领悟到宋庆龄奶奶的高贵品质与樟树的可贵之处是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

  再次面对樟树,学生们说:我不仅看到了樟树,还看到了宋庆龄奶奶,我适时引导学生写话:你想对宋奶奶说些什么?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让每个孩子都进行现场交流,所以我再次提供了教师的博客,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对话,与同学进行交流,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立足语文学科的根本,紧扣文本展开教学:

  1、让电影、画面走进课堂,调动起学生各种感观协作分析,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库,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情感。

  2、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深入了解宋庆龄,领会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共同点,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难点。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精华】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下一篇:【精华】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