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说课稿1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全书用前启后承、古今中外的重要史实来展现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进程。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晰阐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是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第一课。全球化核心之一便是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本课既是对本书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内容,是“以史为鉴”的典型例证。是学生理解当代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知识基石。
二、学情分析
据我的了解,我校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再加上思想活跃,富于想象,所以常会提出一些特立的设想和见解。但就阅读理解能力而言,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抓不到关键词和表达不准确的问题。他们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较薄弱,无论是从高考的标准衡量,还是从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衡量,都亟待提升。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我的教学体会,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课标分析
本课课标要求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从课文素材上看,主要选取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我是这样解读课标的。就知识目标而言,学生要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过程和相关规定;就能力目标而言,学生应能分析出以下两层内容:第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该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中心,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言,学生通过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中心地位的取得,深刻感悟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以上课标和教材分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过程和相关规定,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体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通过分析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根据教学分析和学习目标,我提炼出以下学习重难点: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
确定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树立的就是战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范和标准,也是各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趋势的准则,是学生理解当代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知识基石。
难点: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确定依据: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太大,更多涉及经济学术语,理论性强,学生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理解美国用国际组织中的相关条款取得中心地位有很大的难度。
为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问题引导教学法”。
四、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
我主要采用的“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五环三步”为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五环指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三步是在解决问题中分三步走,即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问题引导教学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操作台,是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指路标。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使用讲授法。由于历史教材的编写采取模块的形式,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这会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完全历史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
2、说学法
(1)探究学习
学习,就是模仿和创新的过程。狄德罗曾经说过:“怀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教师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模仿教师设计问题的方法学会提出有效问题,有利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合作学习
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探究本课问题开展互助性学习,享受思想的碰撞,学会分享,相互借鉴,拓展思路,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自主学习
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必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深刻的认识源于独立的思考,学习的动力源于发现问题,能力的解决来自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用课堂上通过模仿和演练掌握的学习方法,课后对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的有效自主学习。
下面我重点介绍我依据“问题引导教学法”进行的本课设计。
五、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
我所理解的高效教学是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智慧课堂是以教师智慧激发学生智慧,以指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演练场的历史课堂。本着这样的思路,我对本课的学生活动作如下环节安排。
2、环节安排
本课的学生活动分为“学”和“习”两个环节。
“学”即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指向性问题引导下,阅读课文和相关资资料,依据问题的指向提取有效信息。体会教师设计的问题指向与资料之间的联系,学会提出有效问题。
具体在这节课上,我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及其相关规定为资料,设计了十四个问题为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可能性、美国的野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原因、作用、美元的中心地位。以1944年和2010年的变化,揭示了“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这一亘古规则。
这些问题,既指向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建立起“问题设计”和“有效信息”“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这是学生“学”的过程,“学”问题的提出,“学”问题的解决,“学”归纳和概括。
“习”即学生模仿教师设计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具体在这节课上,我以“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及其相关规定为资料(这些资料与前一环节的资料相类似),鼓励学生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和“关键词”的提取。这样不仅夯实了学习目标,这是学生能力演练的过程,也是落实“五环三步”的过程。
3、重难点的处理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通过问题的指向,关注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关键词的把握,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热词”“亚投行”与“世界银行”的关系和美国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本课重点的关注。我布置的课后作业你对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有哪些建议呢?又将学生的课后关注引导到本课重点。这即是知识回归,又是学生学习的拓展创新。
在“学”的环节,学生通过问题引导的指向,关注了本课重点之一,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和世界银行的作用。在“习”的环节,学生通过对本课重点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注,明确了设计问题的指向。学习重点自然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本课难点是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我将此难点分成两部分逐一突破。一是“以美国为中心”。在学生“学”和“习”的环节中,以问题指向美国主导建立新体系的用心,以问题指向新体系的规定对美国中心地位的落实。这是用问题引导突破难点。二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在教师点拨和学生归纳下,使学生明确这一体系形成的内容和标志。
4、教学手段
在本节课上,我大量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在学生“学”的环节,我以展示问题,以展示资料。这样可以直观展现问题指向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体会和模仿。
在教师点拨和归纳概括环节,可以动态展示体系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呈献给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展示的知识链接和知识整合,是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的揭示,是对本课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体现了本课教材对体系化、制度化这一着力点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可以规范学生对术语的应用。
在本节课上,我全程使用导学案。尤其是在学生“习”的环节,导学案呈给每位学生同样的资料和演练空间。每一位同学享有同样的机会。
5、课堂练习
知识的掌握在于及时的巩固。我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在“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完成后,以展示的方式,要求学生快速判断,再次明确两大货币金融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在课堂检测环节,我选用了四道2007—2014年的高考试题。高考,是高中学生面临的挑战,也是目前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选择这样的四道题,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
6、全课小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多个经济力量中心的崛起和日渐强大,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理论依据:新课改倡导“存问题”教学,通过承上启下的小结引导学生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同时又带着更多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与课后作业相呼应。
7、说课堂评价
《新课标》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全过程。
具体到本节课,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选定成果优秀的小组展示,即是对该小组的肯定。在教学板书展示时,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没有自己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是学生课堂展示的部分内容。这既是对学生达成本课知识目标的检测,是学生巩固知识,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学生概括归纳和表达能力的展示,是“五环三步”重要组成部分。
七、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很大。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与本课内容时空距离非常大,十分陌生。二是本课内容多涉及经济学术语,理论性强,课堂上无法了解透彻。所以,我进行本课教学的基调还是通俗化,尽量抛开艰深难懂的理论,以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即可。
所以,对于新课内容,我着重要帮助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一是战后为什么形成的是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以“问题引导”指向关键词,学生得出结论。)二是构成这个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什么?各有什么职能?(利用材料,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掌握。)三是这个体系形成后的.发展及作用如何。(用知识整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积极意义和弊端。)在课堂延伸部分,我以“你对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有哪些建议?”为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在这种变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世界银行运营规则,为学习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储备知识。
本课教学最大的收获: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课教学的不足:简单化不等于简化、淡化,有些知识还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这方面待学生反馈后还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