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请不要》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三册“读课文边读边想”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以保护环境为主题,语言流畅,节奏明快。诗歌共4小节,每一节都以“请不要”开头,四节分别以“森林”“草原”“河流”和“天空”为内容,介绍了这些地方遭受滥垦滥伐和严重污染的后果。诗歌用充满童话色彩的语言,强调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劝告人们保护大自然。希望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环境,使我们身边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人更健。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就给课堂教学作了一定的铺垫。
另外,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字记忆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交流两个途径学习生字。在生字教学时不必逐个详细讲解,每个字应有侧重,以自学生字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并起到引导归纳、复习的作用。
在阅读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按标点停顿。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学生则主要通过自主朗读进行感悟。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班级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在本课的教学中要继续落实本单元要求——训练学生“边读边想”。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孔、雀、翠、辽、阔、愉、污、染”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并记忆“孔、雀、辽、阔、愉、污”6个生字。尤其是“雀”字,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分学生较易写成“少”。
3、朗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并在课堂中尝试背诵感兴趣的小节。
4、能学习课文的样子编几句诗。树立基本的环保意识,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教学设计:
我根据教学目标、意图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
第一环节: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课文呼吁人们不要伐光树木、垦光草原、污染河流及天空。在研读了教材和教参后,我设计了出示森林、草原、河流、天空图,让学生留下一个森林茂密、草原苍翠、河流清澈、天空蔚蓝的美好印象。然后出示“茂密的森林、苍翠的绿茵”等相关词语,这一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偏正词组,同时与生字教学有机结合。识字教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习词组的同时学习生字,学生们就不会感到枯燥。因为,学生一次次读词组、读句子的过程,也是对这些生字认知的过程。从字到词,再从词到句,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然后,我出示这些美丽的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配合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环境被破坏之后的严重后果,这一环节为接下去的教学做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这一环节起始,教师指名读文。这样再一次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对课文加深了印象,这样就为从整体出发,层层推进地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而且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读文时,教师既能帮助学生回忆前一天预习的内容,及时正音,也是对生字教学滚动复现,同时对未养成预习好习惯的学生给予了预习的机会。
第三环节,学习课文,随文识字,尝试背诵感兴趣的小节。
由于这首儿童诗的四小节结构相同,句式相仿,只是内容有所不同,因而教师在重点指导了第一小节后,就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学习方法,通过“读一读,学一学,说一说,背一背”的方法思考、讨论、理解课文的后三节。前者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者则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一环节中,培养了学生专心听、用心记、说完整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抓住主要问题,关键词语,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反复朗读,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感悟、体验,读出诚恳劝告的语气,并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巩固识字,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加深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选择喜欢的小节背一背。背诵能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在后面的说话环节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适当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去表达,达到知识的积累与迁移作用。在阅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好词好句,通过背诵,达到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目的。
第四环节,课外拓展,并要求学生学编几句诗。
说话是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最好途径之一,因为读懂课文内容仅是浅层次的感知目标,语文课不能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更需要以课文为载体,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课后拓展是学习课文的延伸:一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有的放矢地展开合理想象,将课文延续。二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说完整。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编几句诗,把说话训练与课堂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内容,就能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训练学生思维、语言组织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必修5本书共有文言文单元5个,17篇文章。涉及了5个方面的文章类型:古代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古代抒情散文。《鸿门宴》属于古代记叙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
编者希望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希望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三、说教法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四、说教学过程
(一)翻译理解部分。
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
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
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典范的记传性文体,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1、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二)分析人物部分。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三)刻画方法部分。
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四)课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作业布置:
一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
二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
最上方两行分别横写标题“鸿门宴”和“司马迁”。板书重心是项羽、刘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边横写“项羽”,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为人不忍”,右边对应其形势的转化情况“主动”到“被动”;下半部分左边横写“刘邦”,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诈果断”,右边对应“被动”到“主动”,各自用线相连,上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文人物传记的特色和人物的鲜明性格及由此产生的形势逆转,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精华】说课稿汇编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