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选择如下方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使学生感兴趣,有话说。
2、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将教科书“这本小书” 与生活“ 这本大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维度挖掘语文教材及这教材外的人文内涵。
3、 注重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我们的教学原则之一“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因此在课上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
设计听2——3遍录音,要听出主要内容,听别人说话要听出不同之处,并且有层次、有特色地表达,其中还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使学生学会倾听,能够模仿,敢于表达,培养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为以后与人交流打下基础。
二、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首席地位。
1、把握时机,恰当指导。
2、创设氛围,引生入情。
课前;
(1) 提前让学生回家咨询,了解出生时的情况,搜集必要资料。
(2) 请父母录音,回顾当年的情境与感受。
说课上:
从一声声啼哭,一张张可爱的宝宝图片,许多照片,交流故事等方面一步步将学生带入七、八年前,带回父母亲身边,创设表达的氛围,使学生有话说,急于说。在课堂浓郁的人文氛围中,激起老师、学生和听课者的共鸣。使教师、学生、文本达到了“人文互动”。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课堂中多次设计: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点儿什么?等等。一步步将学生带入幸福的情境当中,受到触动。在语文的情感体验中,促进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并使学生在老师鼓励、协助下,形成一种“人文态度”——自主、自信、自尊、自强的主体意识及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注重了对学生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