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眼光,那种洞穿曲折回环的文明的眼光,高高悬在历史的上空。
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在蓝天白云之间,突然就看到了那两尊巨型塑像,炎黄二帝的塑像。不,不是“看见”,而是炎黄二帝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占据了我整个心灵!
一座山,整整一座山啊,嶙峋地站着,峥嵘地站着,站成两个活生生的头颅,山人合一,在无垠的苍穹之下,以浩瀚无际的目光,与太阳和月亮一起,与波光粼粼的黄河一起,照耀着我们,沐浴着我们,谁能不为之深深地震撼?
这震撼,来自灵魂和血脉的渴望。
多少年,多少代,多少灵魂在追寻:我是谁?我们的血脉在不停地叩问:我从哪里来?
爷爷奶奶说,咱们是炎黄子孙;父亲母亲说,咱们的血脉像黄河、长江一样悠长,而这血脉的源头,来自炎帝部落、黄帝部落。
可是,可是,炎帝是什么模样?黄帝是什么模样?到哪里去祭奠他们?我们千百次追问着。我们只能把炎黄二帝的祭坛设在心里,想象他们筚路蓝缕的身影,想象他们开疆拓土的豪壮,想象他们仰观天象的智慧,想象他们俯察万物的艰辛……就像回味着《史记》里那一页页像风一样飘渺的传说。
终于,一群中原儿女,再也按捺不住对于炎黄二帝的渴念,在古老的黄河岸边,以一座高山的挺拔和巍峨,去复原和描摹他们灵魂深处对于人文始祖的想象。
这是一场伟大的接力。开始是几个人,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悄悄地创意和谋划;后来是几十个人在一起规划和行动;再后来是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几万万人……从百姓到官员,从海内到海外,所有炎黄子孙都投入和关注着这个伟大的工程。他们规划设计,他们捐款筹款,他们宣传发动,他们风雨无阻地投入建设。从一九八七年到二零零七年,整整二十个年头,无数中华儿女,用双手,用双肩,用心血,用汗水,用整个心灵,测量着天地的高度、日月的光亮,并用这一切雕塑着人文始祖的高大和辉煌。
终于,炎黄二帝回来了,回到了他们创业和出发的地方。他们以山的姿态,站在黄土高原的终点,站在地上悬河的起点,站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他们比肩而立,一个凤目龙准,英姿勃发,气宇轩昂;一个广额厚唇,智慧深邃,宽厚仁爱。他们在凝望,西望雄关,北眺太行,东览华北大平原。不,是在凝望整个华夏大地!
看啊,炎黄二帝,在深情地看着我们,在天地之间凝视着他们的子孙!我的眼睛,化作趋光的蝴蝶,与香烛一样燃烧着的黄河一起,沿着巍然屹立的邙山,袅袅上升,袅袅上升,去承接那天光一般清澈、深邃的目光。
那目光,像时空隧道一样深远。与之对接的一刹那,天啊,五千年的岁月,带着披荆斩棘的意象,带着星河流转的沧桑,带着奋发和创造的力量,像滔滔黄河一样滚滚而来,把我深深地裹挟,把我高高地托举。
面对这目光,弯曲的腰板必定挺直;面对这目光,疲软的心灵必定坚挺、坚毅、坚强。
也许,我们也有软弱的时候,也有懈怠的时光,那么,让我们来到黄河岸边,来到邙山脚下,来接受那伟大目光的洗礼吧,它将告诉你:大地在下,苍天在上,人是万物的灵长,创造是我们的宿命,奋进是我们的方向,开拓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凭仗!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3期)
16.怎样理解第②段中“炎黄二帝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占据了我整个心灵”这句话?(2分)
17.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写“我”见到炎黄二帝塑像时的感受。请简要说明这种感受变化的三个层次。(3分)
18.作者把为炎黄二帝塑像,称为“一场伟大的接力”,这是为什么?请结合该句所在自然段说明。 (4分)
19.本文题为“塑像与目光”,而不用“塑像的目光”,为什么?请从文章结构和表达内容两个角度做简要分析。(4分)
20.给炎黄二帝塑像,有人认为此举意义重大,很有必要;有人认为劳民伤财,实属多余。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4分)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把炎黄二帝的塑像,置身于“黄河岸边”“邙山脚下”“蓝天白云之间”,显得顶天立地,不同凡俗,这是令我“震撼”的主要原因。
B.本文气势博大,作者采用了排比、拟人、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方法,着力烘托出炎黄二帝对子孙继续拼搏奋斗的巨大感召力。
C.“终于,炎黄二帝回来了,回到了他们创业和出发的地方”—句,把塑像的完成说成“炎黄二帝”回来,表明炎黄始祖始终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这件雕塑作品的意义不同寻常。
D.文中不断出现“黄河”“长江”“华夏大地”等字眼,这便赋予了炎黄二帝塑像以特殊的含义,表明这塑像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力量、精神和愿望。我们要对塑像持有膜拜的心态。
E.炎黄二帝的塑像,是依山势而建的比肩而立的头部塑像,作者侧重展示的是塑像的高大,这高大昭示华夏儿女要不怕困难,不断开拓进取,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