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国》阅读题目及答案(3)

2018-09-14阅读答案

  材料三

  明代的书画家徐渭被世人称为“茶痴”,他明确提出了宜茶境界说,认为物境、艺境、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高境界。物境指饮茶的环境,主要指不是人为建造的居室、楼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静清雅的场所,如竹海、梅林、泉边、湖畔等。艺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冲泡或饮用之法的得体、抚琴弄箫的声乐等共同构成的雅致脱俗的氛围。人境则指嘉宾来客与主人的融洽关系,专心于饮茶,彼此声气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饮茶中忘却世间万象,人与茶、茶与人合二为一,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两忘、豁然开朗。

  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对生活情趣的关注,在匆忙、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营造出的人为环境中折射当事人的思绪和体悟,这就是生活的闲、人生的隐和现世的乐。

  中国传统茶道的四境说所讲的茶道不是在用时间来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间。中国人喝茶可以从早到晚,时间似乎停滞了,时间的意义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处怎样的环境和心境,这些都是空间要素。中国茶道弱化了时间维度,突出了空间维度,饮者共处的空间的属性得到充分阐发。据说真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静静品茶,全身心关注茶主泡茶的一举一动,用心体会茶汤之味、茶器之美、茶艺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过程中茶者的思想沟通不是靠语言传递,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分享与特定的场景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场为其表现形式的。

  (取材于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茶道四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徐渭认为饮茶的物境包括使用的器具、冲泡的方法、声乐氛围等。

  B. 茶道四境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道德境界的追求。

  C. 传统茶道的四境只在乎空间要素而弱化了时间维度。

  D. 真正懂茶的人在品茶的全过程中是不能用语言交流的。

  7. 阅读下面《红楼梦》片段,回答问题。

  ①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②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③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④“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

  根据上面《红楼梦》片段,以及本大题三个材料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贾母等人饮茶的方法可以判断,他们的饮茶法不属于煎茶法。

  B.妙玉单叫宝钗、黛玉去耳房饮茶,体现了茶道四境中的“人境”。

  C.妙玉给宝钗、黛玉的茶具很珍贵,只将自己用的茶具给宝玉,说明男女有别。

  D.妙玉深谙茶道,对泡茶的用水非常讲究,表现她恬淡、孤傲、清高的性格。

  8.当代人应如何继承传统茶道蕴含的文化精神呢?请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提三条建议。(5分)  试题答案:

  1.(2分)A(茶文化形成于唐代)

  2.(2分)B(A沸水冲泡是明代至今的饮茶法;C D都是宋代饮茶风俗)

  3.(3分)C(置之度外:度,所打算或计较的;气度不凡:度,人的气质或姿态)

  4.(3分)D(D句写雨过山村时作者所见的景象)

  5.(3分)D(A时间上的闲也是一方面;B“隐居山林”原文无依据;C应为“精行俭德之人”最宜饮茶)

  6.(3分)C(A“物境”应为“艺境”;B原文是“非道德之境”;D原文是“真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

  7.(3分)C(“说明男女有别”有误,妙玉把自己的茶具给宝玉用,说明她对宝玉情有独钟)

  8.(5分)①饮茶不只是解渴,还要通过饮茶得到审美的艺术享受;②饮茶不只是外在的形式,更要追求闲适、平和、乐观的人生态度;③饮茶时选择幽静的环境、精美的茶具、志同道合的饮者,在饮茶中注重心灵的感悟。(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3分,三点5分)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过关测试方案下一篇:万里长城四字成语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