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阅读题及答案(2)

2018-09-23阅读答案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2014年11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原始儒家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B.是原始儒家的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 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

  D. 后期发生了异化,出仕的目的转向了个人私利。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 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 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C. 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颜之乐”又含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D.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试题答案:

  1.C(“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喝“孔颜之乐”划等号。)

  2.A(“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与原文意思不符。)

  3.D(“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合文意。)

上一篇:题壁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人文的意义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