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囫囵吞枣造句(2)

2018-07-21造句

  17、上课学习不能半知半解,囫囵吞枣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

  18、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19、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20、?如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即使在学生的头脑里填塞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他们的思考力。

  21、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22、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23、囫囵吞枣的也没太明白,过几天再看一遍

  24、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25、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26、爷爷坐在我面前,和蔼可亲地对我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囫囵吞枣乱干一通。”

  27、他饿极了,囫囵吞枣地吃下妻子做的食物。

  28、老师叫我们熟读明天的课文,而我囫囵吞枣的几分钟就看完了。

  29、今天心烦意乱,静不下心看书后半部分不能细细看下去了,囫囵吞枣竟有收获

  30、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31、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32、由于太饿了,饭菜一上来,我便囫囵吞枣吃起来,结果给噎着了

  33、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34、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别到了临时才囫囵吞枣的抱佛脚,这是不可取的。

  35、倘使囫囵吞枣,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36、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相关知识  【成语】: 囫囵吞枣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举例造句】: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拼音代码】: hltz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歇后语】: 吃枣子不吐核

  【灯谜】: 吃枣子不吐核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英文】: bolt

  【故事】: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上一篇:气宇轩昂造句下一篇:形影不离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