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单衍纯是我的外公,但我从小就在他身边长大,所以我喊他“爷爷”。
爷爷今年75岁了,他已经开始写自传,记述自己的生平。而我也想站在自己的角度,写一写敬爱的爷爷。
爷爷有1米87高,重170斤,高大,挺拔,爷爷的肤色略黄,面容威严、安详。他的头发全白了,头发笔直地竖起,好似他的坚韧、顽强的性格。眉毛短而粗,象两笔倒写的斜斜的“一”字。眼角略向下垂,视线总是平的或向下的,目光深,含而不露。鼻梁高挺,觜小而方正,俏皮中透着坚毅。
爷爷的起居生活一直都很有规律。他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身,扫扫院外的落叶;然后骑着车到城外农村,舒活舒活筋骨,呼吸新鲜空气,我想这一定是个绝好的健身方法,爷爷健康的身体就是一个证明。七十多了,除了糖尿病,其他老年病几乎都没有,而且目光锐,四肢有力。我现在仍然怕与爷爷握手,他那张大手轻轻一握,我的手就又酸又疼,象被铁钳子紧紧钳住一般。锻炼回来,吃了早饭,爷爷就会拎起他的装着象棋的塑料袋,跟家里说声“我上班去了”,然后乐呵呵地迈着轻松的步子找棋友去了。晌午才回来,午饭后睡上一小时午觉,再起身去老年活动室“上班”。临近吃晚饭前半小时回家,在卧室里读一会儿当天报纸。晚饭后再遛一圈儿,有时在大院里和其他同院的老头们拉拉家常。再回家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以及黄金段的电视剧。9点多钟,刷牙、洗脸、洗脚、睡觉。爷爷经常列举起居习惯的优越性:㈠早睡早起;㈡早锻炼;㈢一天有事做,不会闷得慌。虽然爷爷离休了,但他的生活仍是充实的。
爷爷总是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生、老、病、死乐观地看待;爷爷从不要求儿女如何地照顾,而是一直关心着儿女们。奶奶有时会唠叨“老了,命不长了,怎么办?”,而爷爷听了,总会慢慢地立起身来,在屋里缓缓地踱着方步,一边说:“想那干啥?只要活着不为儿女添麻烦就行了。”听到这句话,我就不禁心里感到愧疚。我和妈妈住在外地,不能在日常生活上照顾爷爷奶奶,每年只有在放寒暑假时才能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尽一点孝心。而爷爷为我们操心了一辈子,在颐养天年的年龄,仍为我们着想着。我们对爷爷的回报与爷爷的付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爷爷共有3个孙子辈的孩子,他疼爱我们却不溺爱我们。他以我们为荣,又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爷爷从未说过什么“疼”“爱”之类的话,而他那份深沉的爱,却在默默的行动中释放了出来。在奥运会期间,我天天晚上闹通宵。爷爷知道我对奥运会十分重视,所以从不强令我晚上关上电视去睡觉。而每天早晨,总是爷爷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小萧萧,上我那屋睡会儿;空调没关,很凉快。”爷爷70多岁时,还骑车买油条,因为我说油条好吃。初三的时候,爷爷经常打电话来问我学习情况。刚进初三时,我信心不足,所以回答爷爷“还好吧。”他就说:“还好?那可不行。你一定要冲上去,轮子转快点,一个劲地冲到前面去。”听了他的话,我既为自己安于现状而惭愧,又暗下决心拼着劲干一干。
当父母管教我们时,爷爷从不干涉。有一次我挨了训不服气,希望爷爷主持“公道”,他一笑说:“长大了吗?要和你妈妈对着干了?”把我说得无地自容,又接着说:“父母教育孩子,不管对不对,总是想让孩子好;我不干涉。”起初,我觉得他这样太不合情理了,现在想一想,我和妈妈两人的矛盾,自己会解决的;而爷爷一旦介入,变成三个人的矛盾,事情就会复杂化了,而妈妈的教育我也肯定不听了。爷爷这么做,既尊敬了妈妈,又教育了我。
每次离开爷爷奶奶时,他们总会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离开,有时还高声叮咛几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觉得这种离别的痛苦,而爷爷那高大的身影,总是在从我的视线中消失后,在我心里高大起来,越来越清晰。
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六月十九日,是父亲节.这是一个节日,大概的应该是欢乐,但是对于我来说,的是思念.因为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兄弟三年多了.我觉得,每一个父亲在儿女心目中,都是一座丰碑.不管他是贫困,还是富有,也不管他是乡间草民,还是达官显贵.
父亲在城里人的眼里,是一个非常一般的人,因为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还是个普通工人;在村里人眼中,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他通过个人奋斗,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他是从村里走到城里,在别人的猜疑中不断地证明自己.
父亲原本是个地地道道的村里人.我们那个小村子叫镇子梁,是个很不起眼的村庄.据说杨六郎曾经在这里佯杀他的儿子.后来他的儿子没有被杀,但这里却被镇住了.村里好多年后没有出过一个象样的读书人.父亲读了一些书,一直上到了初中.那时候,他在村里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回到村子里后,他经常进城,以至村里有好事者编排说他不务正业.他在城里看到了什么,城里什么在吸引着他,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但是,可以想象,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在城里和乡村的往返中增长了见识.
此后,回到村里后,他的心思就不在田地里了.他经常琢磨的是如何进出这个小村子.后来,他到了外面,学习电工技术.这一门手艺,让他吃了不少苦,在全县的农村长途跋涉.他风尘仆仆,风雨兼程,全县有许多线路是他们接通的.终于,他成了电业局的一名职工.文革期间,因为单位派别之间的争执,他被搞了出来,又回到了农村.于是好多人感慨说:镇子梁这水土不养人,村里出不了人.还是安心地呆在村里吧.也有人在说:不好好在村里学农活,回来能做什么.
父亲说:只要有志气,就饿不死.他说:冷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只要你有理想,到了黄河也会有路,撞了南墙会把它撞倒.几年后,他到村里的水库当了电工.几年后,他因出色的工作业绩,到了雁北地区水利局.
父亲的经历对我们兄弟三人成了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在那个小村里,我们家最困难,父亲在外面上班,母亲常年生病在家,没有劳动力,欠村里的拖欠就有一千多元.这在全村是最高的,因为当时父亲的工资也只有三十多元.因此这个数字相当于天文数字.开始有好多村里人说:这图啥呀,愚公移山也打不了那么多拖欠.他们还说:家里边三个男孩,肯定是三个光棍.谁家会把女孩给这样的人家.
但父亲并不悲观.他说,全村子里,咱们家最有前途.因为,我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而其他人家的孩子,因为相信所谓的镇子梁的传说,都没有上完小学就退学了.父亲省吃俭用,把大部分工资用在家里的教育事业上.我们兄弟三人上学要买什么用品,总是优先保证.除了做人和考试方面的缺点,其他的缺点他都可以原谅.那时候人们对教育看得很淡,村里就更不用说了,但他一直严格要求,尽管他的文化并不高.
记得中考时我发挥不正常,为了能上高中,他四处求人,多方打听.在高考失利后,他为了给我找一个学校,领着我从早晨一直找人,到日落西山时才回到家.---我们满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而归.第二天早晨,他就早早又到县城找人去了.父亲说,他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们用知识武装起来,让我们自己能解决自己的生活.他一直告诉我们:他不羡慕有钱的人,他尊重有知识的人.后来,我们兄弟三人都有了好的出路.老大考上了财政局招聘干部;老二考上了军校;我也考上了银行学校.我们成了村里最有前途的孩子,也成了好多孩子学习的榜样.这几年,村里好多孩子考上了大学.
这在村里成了一个奇迹.父亲也成了村里人议论的热点.父亲到去世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分存款.但是,我们兄弟三人都觉得,他给了我们三人最大的财富:出路.
【【实用】父亲节的作文1200字汇编六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