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

2020-12-30爱心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3、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出示句子:

  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四、理解课文

  1、初读:

  ⑴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⑵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

  ⑶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

  ⑷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2、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⑴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⑵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⑶齐读第二部分。

  3、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⑴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⑵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

  ⑶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⑷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

  ⑸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憎恨临危不惧热爱应变自如祖国敌人毫无惧色坦然自若

  4、再读:

  ⑴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⑵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执行新的任务)

  ⑶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

五、巩固,总结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默、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等问题;会用“宛如、兴致勃勃”造句。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勇敢、机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2、没见过“杜鹃、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这两种鸟。

  3、留有作业和写有含义深刻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战争是无情的,是残酷的,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其惨重的损失。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侵略者总是没有好下场的。保家卫国的勇士们,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七八岁的孩童,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千方百计地打击敌人,有些侵略者直到全部被消灭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落入了抵抗组织巧妙地设下的陷阱中的。不信,我们一起学习《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

二、板书课题,师生质疑

  1、齐读课题:

  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抽生答。

  3、教师小结:

  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空,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4、读完课题,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5、学生质疑。

  6、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同桌一起读、快速读等)读课文。

  7、初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解答学生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三、简介情景,加深印象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四、再读课文,落实字词

  课文是如何将这一生动事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再读课文,读时注意本课的生字词。

  1、你要提醒同学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屑”读xiè,不读xuè;“挺”读tǐng,不读tǐn;

  “拧”不读nǐng,不读nǐn;“呻”读shēn,不读sēn;

  “钉“(dìng)的韵母是后鼻音,也是多音字,还读dīng;还有“削、空、塞、还”都是多音字。

  2、你们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空旷:地方开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这里是指树林建筑物等被破坏后的景象。

  沉寂: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搭拉:下垂。

  木屑:木头的碎木。

  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磨坊:磨面粉等的作坊。

  球果:松树或其他树结的球形果实。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宛转:声音抑扬动听。

  兴致勃勃:兴致、兴趣,这里指兴趣非常浓厚的样子。

  宛如:好像、仿佛。

  在理解词语的同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能运用这些词语,特别是“宛如、兴致勃勃”。

  ⑴“宛如”是一个比喻词,可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①读文中的句子,谈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②回忆以前的课文。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宛如……

  ③学生自己练习说话。

  ⑵读文中有“兴致勃勃”的句子。“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学生仿照文中句式练习造句。(谁,什么时间)兴致勃勃(做什么)

五、留下悬念,布置作业

  孩子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下节课再仔细读课文,通过讨论得到答案。现在请孩子们完成以下作业:

  1、抄写课后要求写的生字,注意以下字的写法。(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喂挺甩滚毁惯

  2、组词:

  削()挺()斯()甩()

  哨()庭()期()用()

  抢()防()汉()惯()

  枪()仿()汗()贯()

  3、造句:

  宛如兴致勃勃。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精选4篇)】相关文章:

1.《夜莺的歌声》说课稿范文

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3.关于夜莺的歌声的语文说课范文

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5.夜莺之歌的教学反思

6.《桥》教学设计精选

7.《秋天》教学设计(精选3篇)

8.我想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上一篇:大海的初中诗下一篇:我爱我的故乡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