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三:春节和洋节
结论一:
传统节日获胜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沉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走亲访友,互致祝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老老少少,团团圆圆,全家幸福,和谐美满,该是多么愉快的节日呀!清明节,我们可以踏青、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我们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在花前月下,赏桂花,吃月饼,品美酒,话别离,孝敬长辈,关爱晚辈,其乐融融……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猛机智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精神遗产!
结论二:
西方洋节夺魁
当人情越来越冷,人心越来越远时,我们是否需要一个节日,抑或是说一个借口,来重温昨日的温情?当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工作负荷越来越大时,我们是否需要一个理由来为自己放假呢?
当愚人节到来时,朋友的一个玩笑,可能会让你露出已失去好久的笑容;平安夜的时候,桌子上的那只苹果可能会让你重亲体验被人关怀的滋味;当圣诞节的早晨,你醒来时,发现床前悄悄摆放的圣诞老人,墙上袜子里的小礼物时,你是否想到了那充满天真烂漫的遥远童年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洋节弥补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面对社会的竞争和生活的压力,平日里我们的步伐太快了,快到照顾不到了家人、朋友,而与之同时,我们得到的关爱也太少。所以我们希望找一天,找一天,慢下步伐,对朋友或家人进行一下感情上的弥补。洋节的到来为我们了确了心愿。
PK大战结局:
我们应守卫传统节日,不仅是一味的将其灵魂——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延续,还要紧跟时代,有所创新,适当的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元素,让更多的人懂得过节,想过节,理性过节。
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和技术,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学。要了解外国的文化,我们可以去接触,去研究,但并不是所有的洋节每年都要过一过,我们作为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骨气,要努力宏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得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迷失自我,让中华传统美德和悠久外来民族文化这两朵奇葩并蒂开放,香飘世界!
篇四:春节和洋节
说起“土节”,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春节。鞭炮对联压岁钱,门口挂着灯笼,璀璨如珠,随风飘摇,冬日里倒也春意盎然。但现在的年味似乎总是没有过去那么浓郁,连吃饺子穿新衣业少了份被翘首盼望的味道。
而相比之下各式洋节似乎个个行情走高,满街灯红树绿彩带飞扬,叮咚西乐处处可闻,商家纷纷抓紧机会宣传酬宾,年轻人结伴庆贺小孩子盼望礼物,竟也热闹得如本土节日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不少人便站出来开始忧虑民族节日的传承问题。再加之韩国端午节申遗的成功,更是加重了国人的危机感。
但我倒觉得土节洋节之争并未严重到草木皆兵的地步。要说土节落寞,也是因为人们生活的改善。过去春节几乎是全年唯一一次吃好穿新的机会,自然被人们心心念念;而现在每天都与过去的过年没什么大差别那份渴望自然减淡。再说洋节的兴盛,大多不过是年轻人喜爱热闹,图个一时新鲜的举动。就比如说西餐,牛排鹅肝偶尔尝鲜自然美味,但又有多少人愿意用它代替馒头炒菜?过几个洋节,朋友之间促进感情夫妻之间增加浪漫,收到几声祝福人心亦暖,还可顺便带动一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以说土节自然甚好,洋节又何尝不妙?
而那对于传统节日的情结,经过几千年的厚积,如同中国人血液里的黄河长江,骨子里的长城秦川,早已无法磨灭。月是故乡明,传统节日时至今天,过的也早已不是一份形式,而是一份眷恋一份情感,是冷淡忙碌社会中心灵的一抹亮色。这其中深含的文化和情怀,就算无法外在体现,也早已内在沉淀。
至于如今沸沸扬扬的韩国端午节申遗活动,我自然也倍感遗憾,一份疏忽造就了一份文化标记的缺失。但即便如此,在端午节到来之时,名义上拥有端午节的韩国人却未必能感受得到那份缅怀屈子的惆怅,那份逝者如斯的苍凉。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心中对传统节日心情祝福外化为温暖团聚的力量,深深印刻上民族的烙印,让它们越走越远。
本来我还想呼吁中国的节日走向世界,想了想终于还是没有下笔。
因为中国的节日,只要能在中国人的心里,便也够了。
【谈春节和洋节作文「推荐」】相关文章:
1.谈春节作文
2.谈春节小学作文
4.春节见闻作文推荐
5.过春节作文推荐
6.春节喜事作文推荐
7.春节英语作文推荐
8.我的春节作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