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所见》

2021-01-30改写

改写《所见》

改写《所见》1

  一天下午,天气十分炎热,天空连一丝云彩都没有。我穿着一件红衣服,戴着斗笠,光着脚丫,高高兴兴地去放牛。我优哉游哉地骑在老黄牛背上,唱着歌儿,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来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

  太阳光透过树冠洒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一颗颗柳树摇摆着绿油油的长发,好像在跟着我的歌声翩翩起舞,又好像在为我鼓掌,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呀!

  “知了,知了,知了……”忽然,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知了打断了我的歌声。只见它趴在树干上,屁股翘得老高,大声地狂叫着,叫人好不心烦,连老黄牛也烦躁地甩起了尾巴。我想:今天我一定要抓到你!于是我跨下牛背,向着树干扑了过去。这只知了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早有防备,“呼”地一下飞了起来,停在了一根柳枝上。我恼羞成怒 ,轻轻地走了过去,突然,我加快了脚步,一个弓箭步窜了出去,双手一合,满以为这次胜券在握,得意洋洋地摊开双手,竟然空空如也!原来,这只知了使出了“金蝉脱壳”之法,逃走了。瞧!它在天空中盘旋着,还扭着金色的大脑袋,朝我吐舌头呢!

  我气得吹胡子瞪眼,还想与它大战三百回合。忽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哈哈大笑着从树后走了出来,对我说:“小朋友,你刚才的样子可太有趣了,我已经把你写进诗里啦!”

  说完,他大声吟诵起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改写《所见》2

  原本陌生的你,根本就不属于我记忆的一部分;现在在大学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逝去的高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我总觉得自己像是"鲁宾逊"来到了孤岛上,不过,没有"星期五"陪伴我。我理解母亲的心情,在父母跟前我总要伪装出多么地坚强,有谁知道,当我欲转身离开母亲的时候,我的泪竟是那么地随意如流水;

  牧童骑着黄牛在林中转,忽然,到了一条河边,牧童不知怎么办,黄牛停了一会,直接下河里,原来这条河只有黄牛半腿那么深。牧童看见林中这么美的景色,不由得哼起了一首小曲,他的歌声很嘹亮,回荡在林中。一阵风拂过,树儿的叶子随风飘扬,好像在为牧童伴舞!

  忽然,牧童看见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便马上停止了唱歌,站在树下一动不动、屏息凝神地望着它,然后慢慢地爬上树,一把抓住了知了,知了在牧童手中使劲挣扎,知了知道自己挣扎不过,便不挣扎了,牧童觉得知了好像心服口服,于是就把手露出一点缝隙,知了猛一从牧童手中向上冲,终于逃脱了笼子。牧童很不服气,就用竹杆打这个知了,一不小心,把知了打个半死半活,又来了一个知了,牧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牧童的口袋里装着十只知了,可把牧童给累坏了!牧童骑着老黄牛怀着好心情回家了!在树林里留下了牧童美好的回忆。

改写《所见》3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

  欢快的歌声穿林而来,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弯曲的小路上,一只黄牛慢悠悠地走来,脖上的铜铃声声清脆悦耳。

  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身穿红衫黑裤,打湿的布鞋上沾满泥土。回家路上,他放声唱着: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明亮的歌声和着青草的香味在傍晚的林中飘荡。

  突然,一个更加嘹亮的声音响起。那直直的声音就来自旁边的杨树上。那是夏蝉在歌唱,好像与牧童一唱一和,又像与牧童一比歌喉。

  牧童抬头左看右看。一只夏蝉附在杨树干上。它只顾唱着歌儿,好像都没有看见小牧童。小小的它声音可真不小。它头顶上的触须真神气。它薄薄的翅膀真透明,还带着黑色的细纹。

  牧童出神地看着可爱的蝉儿,聆听着小小歌者的歌儿,一时都忘唱自己的歌了。

  好久,牧童才回过神来。他紧闭嘴巴,让老黄牛悄悄走近杨树,然后悄悄地站到牛背上,屏着呼吸,伸手去捂鸣蝉,谁知蝉儿突然停止歌唱,翅膀一展就飞走了。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牧童的歌声又在林中响起。不知何处,那蝉儿又放声唱和,明亮的歌声与嘹亮的蝉声在树林上空久久回荡......

改写《所见》4

  烈日炎炎,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柳树姑娘热得弯下了腰,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歌唱。

  突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悦耳的歌声。透过密密层层的枝叶,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位白衣黑裤戴着草帽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牛儿慢慢地向前行走。一转眼,牧童似乎看见了什么,他屏住呼吸,不再歌唱,机警的儿童发现了着杨树上的知了,于是,他轻轻地下了牛背,小心翼翼地朝杨树走去。他纵身一跃,跟着就要抓住树枝上的知了了,可那机灵的鸟儿往上一跳,跳得更高了。枝叶茂密、高达四五米,可望而不可即。这时,牧童有些无可奈何了!

  不过,小男孩不会放弃,他朝蝉儿说:喂,有本事你下来,你不下来,我上去捉你!说着,牧童三下五除二一溜烟儿就爬上树了。知了就在他面前,他向前一扑,知了被他抓个正着。这时,他才忍不住咯咯咯地笑出声来。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知了,如获至宝!笑眯眯地跨上牛背,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这有趣的一切,被诗人袁枚看见了,便写下了名诗句《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改写《所见》5

  一个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山脚下的林间小道。这时从远处晃晃悠悠地走来了一头肥壮的大黄牛,背上驮着一个大约9岁的牧童。只见他浓眉大眼,头上戴着一个用柳枝编织成的小草帽,光着一双小脚丫。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一边挥舞着手里的柳条,驱赶着牛身上的苍蝇和蚊子,一边高声唱着那动听的歌声。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回荡。树林中的蝉也一起使劲地鸣叫着,好像在和牧童进行总决赛。

  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用手轻轻拍了拍牛的头,牛便停下了脚步,转回头看着背上的牧童,好像在问:“小主人,怎么不走了?有事吗?”牧童迅速滑下牛背,一溜烟地朝路边的一棵树跑去。哦,原来这棵树的枝头趴着一只乌黑光亮的蝉。牧童轻手轻脚的往树上爬去。这时蝉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也不再高声唱歌了,并迅速收起羽翼,往高处的枝头上爬去。牧童知道蝉的警惕性很高,于是就躲在一堆树叶后面,一动不动,连大气也不敢喘。过了好久,蝉才感觉没有危险,终于放松了警惕,在枝头上张开燥热的翅膀,继续唱起了歌:“知-了!知-了!”牧童看到蝉不再注意四周的动静了,就小心翼翼地靠近,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知了抓去。可惜,蝉逃走了。过了一会儿,蝉又唱起了歌。牧童快速爬上了树,这次可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趁知了没有防备,轻轻一抓,哈!

  终于抓到了!牧童把蝉放在身边的小篓里,骑着牛回家了。

上一篇:《如梦令》改写下一篇:卖炭翁改写作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