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相比,年轻的技术站干部吕晖感受的更深刻。
吕晖在地方大学读书时就签约成为国防生,一心投身军营,可最初到大队工作时,他却迷茫过:科研阵地枯燥乏味,与炮鸣枪响相距甚远,这是自己强军报国的梦想写照吗?
直到他听到原大长陈万顺带领科研人员为全军防化新装备训练保障趟路,不慎吸入毒剂落下终身病根的故事时,他的心中有了触动。从那以后,吕晖全身心的融入集体,“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精益求精”的防化人精神渐渐融入血脉、渗入骨髓。
梦想一旦落地生根,便开花结果。吕晖迅速成为大队的青年技术骨干,参与6个科研项目攻关,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军内外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篇。
政委杨刚告诉记者:“在大队,技术干部既是‘防化兵精神’‘科研人精神’的践行者,又是深受这种精神滋养的受益者。高级工程师唐万林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01年4月,唐万林即将从四川大学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专业毕业,时任大队高工的戴壮荣找到他,恳请他毕业后到大队工作。因为错过了特招时间,这位素未谋面的大校多次与军地相关部门协调,确保他能入伍,戴高工对人才的渴望、对国防事业的热忱,让本打算和女朋友一同出国的唐万林深受触动。
入伍后,唐万林与科研干部们朝夕相处,了解的越多,投入的越深,从前辈身上读懂了国家的重托,军人的使命。他脚踏实地的从事科研工作,成绩突出,被推选为十一届人大代表。
面对记者的镜头,唐万林动情地说:和老一辈防化人相比,我的这点成绩实在是微不足道!”
(二)
这是一支充满求实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团队。
11名队员中,有1名博士和6名硕士,其中包括一名女性。每年他们都兵分多路,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从雪域高原到彩云之南,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说起此举的目的,大队长朱宏勇坦言:军事科研要永远盯着战场,以提高战斗力为目标,要永远立足基层,以解决部队作战需求为方向。
课题从部队中来,成果到保障中去。在这个目标的牵引下,他们共为部队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50多项科研成果得到推广使用,有力推动了战区防化装备保障能力建设。
工程师徐驰波曾经在某防化团工作16年,是一名防化战线上的老兵,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指明了针对性更强的科研方向。他常常选择在冬天进藏,在高寒、高海拔部队一扎就是几十天。他说,只有在最恶劣最艰苦的环境中,才能取得最真实最典型的数据。
工程师张红兴自2002年入伍以来,始终把科研目标聚焦防化毒剂报警器的敏感材料。他相继合成了四大类十余种敏感材料,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2007年,张红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他舍弃参与导师权威课题的机会,而是围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某型毒剂毒物荧光检测器开展研究。一旦研发成功,战士们只需携带这一设备,便能迅速判读出该地区染毒指数。以往背负5公斤重装具、战术动作极不协调的现象将被彻底改变。
在大队,把部队科研课题作为深造目的的还有工程师李健、路强,虽然研究方向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
临近毕业,面对多家科研院所抛出的橄榄枝,张博士不为所动,而是积极与单位联系,主动担任某重要项目的课题组组长。他动情地告诉记者:我对这支队伍有感情,因为它离战场最近,跟战士更亲,总能让人感受到军人的责任和力量、也体悟到集体的光荣与梦想。
(三)
这是一群充满献身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科研工作者。
因为工作性质,他们常年与危险品为伴,即便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依然无法完全摆脱“隐秘杀手”的威胁。
张红兴至今记得那次心有余悸的经历——因为太疲劳,他在实验过程不小心碰翻了半瓶试剂,顿时他感觉呼吸困难,眼睛也变模糊了。他慌忙冲出实验室,喘息几口新鲜空气后,又返回现场,摸索着收拾完挥发性强的残余试剂。第二天,他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才缓过劲来。幸运的是,因为吸入剂量小,试剂没有对神经和大脑造成损伤。
可在总工程师唐万林心中,化学试剂并不是最令他畏惧的。他最害怕的是每逢过年,母亲总拉着他的手问:万林啊,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抱上孙子啊?”原来,因为长期接触化学品,唐万林和爱人一直未能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又何尝不想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但离开了实验,没有数据做支撑,科研就没法搞啊!”说到这,这个年近四十的土家族汉子喉头凸动,泪要涌出眼眶,他很利索地把食指探入镜片后面的眼角,轻轻一揉,恢复常态。
求实的科研态度,不仅仅体现在对危险和困难的无畏无惧,还体现在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孜孜以求和永不满足。当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之际,一群人始终保持创新的头脑,不断探索防化技术研究新领域,探索防化人才培养新途径,探索防化部队保障训练新模式。
2008年,工程师李健和吕晖在调研中发现了某防化侦察车电源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他们立即组成技术小组攻关改进了电源系统。问题虽然解决了,他们却并没有停止革新的步伐,而是边自学边研究,解决了不便充电的问题。
2010年9月,工程师路强考入四川大学研究生学院,攻读与防化工作完全不沾边的计算机专业,他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学习掌握更新、更成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为研制出防化装备维修训练与考核的仿真系统而努力。
原大队长汪光兴虽已离开领导岗位,却常常挑灯夜战,工作热情不减。有同志劝他该回家休息了,他却坦言:我舍不得离开这个集体,特别是这里的敬业实干精神,勇攀高峰精神,群策群力精神,淡薄名利精神,使人振奋,让人年轻。
在大队,“强国梦”和“强军梦”相容共生,它们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伴随着追梦人的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军旅情强军梦优秀征文】相关文章:
4.强国梦强军梦征文
6.强军梦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