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甲午大海战观后感(3)

2018-07-13观后感

  小学生《甲午大海战》观后感500字

  在我看来,与几十分钟的整场大海战相比,那只只有几次镜头的德国犬倒像是神来之笔,通人性、机灵、可爱至极。

  我很喜欢回忆式的叙述方法和悲壮的背景音乐,很具感染力和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但我个人认为电影若是依仗导演的叙述才能,单讲述中国为何凭借世界第六的北洋舰队却输的惨不忍睹,淡化海战,特效,或许效果更好。

  电影中那些同窗数载,相见与浩瀚的大海的中日青年才俊皆是意气风发,壮志雄心。在刘步蟾等担心日本强大来犯我中华时,只有弹丸之地的日本出类拔萃的才子何尝不是在担心忌惮着中国呢?两艘军舰去日本杨威时,日本首相亲自迎接,并谦卑的自称“学生”,暗中却派“百姓”抢占炮台,意图炮轰军舰;李鸿章去马关谈判,又是“小百姓”掏枪意图射杀李鸿章;海战开始,日本军舰先鸣礼炮,以示友好,顾念旧情,随后立即炮轰北洋军舰。电影将这种腹黑的阴险丑恶嘴脸揭露的淋漓尽致。

  日本为了一艘战舰,天皇带领全国领导捐款,为了一场战争,天皇一天吃一顿饭。然而中国呢?任何一场变革,“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最快的;“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最彻底的。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对比,突出了腐朽的领导阶层最终必然导致国家走向灭亡。清王朝—一个外表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根已经腐烂了,来场风雨,定然倒下。

上一篇:《名校》观后感下一篇:《哆基朴的天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