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猎人观后感(3)

2020-08-28观后感

  如果说上一次的《鸟人》,导演将好莱坞的名利场和生态圈,解剖给我们看,是存在精神在现代都市的释放。而这一次,他不只犀利,且野心更大。他用《还魂者》将早期殖民掠夺的原罪,展示给世人看,是存在精神在荒野的释放。这样的悲壮,必须在大自然的原生态下去演绎,才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感受其中的悲怆。无意中看到一段资料,显示影片拍摄地,至今仍是法语区的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于1535年,法国船长杰奎斯.卡蒂埃,带领200多人来到了东海岸的魁北克附近,停泊在一个印第安人部落旁边,船长杰奎斯问酋长,这是什么地方?酋长指着一片棚屋说:Kanada,意为“村落”或“聚居地”,船长便将这片新法兰西土地,命名为Canada。

  影片开场的一连串大场面调度,镜头追身地跟拍,最后仰天望向几只雄鹰飞过,惨烈与悲壮难以形容,只能依托于,镜头视线回落后,远处走来的老人,呢喃的吟唱,像是灵魂的超度。不知道这中间是否有过一剪刀,但是这段流畅的战斗群戏,远方的战马奔腾,天空的飞鹰掠过,毫无保留的,为我们打开了历史的战场。

  影片中的部落首领,一向是严肃恐怖的,苍老的脸庞上,画着黑色的图腾,他的眼神里是仇恨,是失去女儿的愤怒。而当他们最后与格拉斯正面的相遇,杀掉格拉斯的仇敌,又从他身边走过时,是不屑的饶恕,是造物主的宽容。这样的杀戮从来都不是死循环,良知令人们心怀感激。

  上帝之手:在造物主的注视下

  印第安人说,造物主掌控一切,他们是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造物主心怀敬畏,懂得与生灵共存,在心灵上,离神明最近的人。他们不知道上帝是谁,但是他知道尊崇自然法则。上帝与造物主,也许就是那个赋予你生机的人,他可以是林间的松鼠,可以是倒地的水牛,可以是原谅你的敌人。当水牛勇士,走过残破的教堂时,他的心中,也可以读懂那更古不变的苦难。这间破败的教堂,是残存的信仰,在这里有家人,有爱。导演亚利桑德罗的影片,从来不缺这样的梦境与臆想,他要表达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都在这里。

  演员多姆纳尔·格里森在采访中谈及,导演在开拍前,同大家举杯说:“我希望所有人,跟我一起,享受这场苦难。”,之后就正式开拍了。这部电影里确实充满了苦难:肉体之苦,心灵之苦。并且这份苦楚是有温度的,摄影师似乎从不在意镜头被血溅、被湿润。从灰熊的喘息开始,之后是格拉斯的气息,以及与仇敌拼刀子的血溅。

  格拉斯在从坟墓里爬出来,与儿子告别,踏上复仇之旅后,他从一个猎杀与掠夺的循环里,脱离了。从庞大的时代车轮下,微小的依存者,变成了一个伟大的独立个体,他逆向而行,踏上自我救赎的道路,数次在风雪中、甚至是马肚子里,天与地之间,如同赤  裸的孩子一般重生,只为他的Blood of My Blood。惨痛的失去,让格拉斯更加坚毅的存在。他也知道杀了仇人,儿子也不会归来。但是这是蛮荒之地的生存法则,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战斗到最后,对灰熊是这样,对仇人,更是如此。上天赐予我们存活的机会,让我们总是先经历伤痛,再思考如何存在,这也是格拉斯最后看向镜头,抛给观者的问题。

  灰熊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死,格拉斯也要为了孩子拼劲最后一份力气,他说他早已不怕死了,因为与死亡之间的搏斗,他早已完成了。令他恐惧与震撼的,是梦中那数以万计的水牛头骨,他看到了人类的残忍。似乎可以预见,在这之后,将会变成无数的人类头骨。有人说好的电影故事,充满想象,令人血脉喷张,亦或者展现个体的观察,令人体会深意。我任性的觉得,这部《还魂者》都做到了,所以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震慑。人说伟大的故事都是悲剧,而这部《还魂者》也不例外,其中的悲怆难以名状,它是小玄儿内心中,2015年的最佳,没有之一,愿与你共赏。

  小李同学,一路走来辛苦了,我在此预言1月10日,也就是今晚,他将再度加冕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并且奥斯卡,我也赌他赢!

  虽然法鲨也很强,但是小李更值得褒奖!

【荒野猎人观后感三篇】相关文章:

1.《荒野猎人》观后感范文400字

2.电影《荒野猎人》观后感2016

3.《荒野猎人》观后感

4.荒野猎人观后感

5.《荒野猎人》观后感范文

6.《荒野猎人》观后感600字推荐

7.电影荒野猎人观后感

8.荒野猎人观后感800字

上一篇:《荒野猎人》观后感下一篇:荒野猎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