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就到家》的观后感(2)

2021-06-15观后感

  《一点就到家》的观后感4

  《一点就到家》这部影片诠释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矛盾。坚守还是放弃,成功还是初心,传统还是改变。我想,电影告诉了我答案。站在风口上,坚守你的初心,勇敢去飞吧。

  至于传统还是改变,我并不知如何下一个定论。在影片的最后,李绍群的父亲尝试咖啡,认可了他的改变;而李绍群怀念茶叶,继承了先辈的传统。中国的咖啡,不是任何别的咖啡,而是普洱咖啡。这点,在彭秀兵和李绍群拒绝签合同时便已经体现。

  成功路上有遗憾吗?

  集市被淘汰,空荡的摊位前,老奶奶轻声诉说集市上发生的往事。突然画风一转,老奶奶掏出了支付宝,不禁让看客会心一笑。

  没有。终究还是没有让我抱憾而归。

  我印象深刻的是李绍群置身雨夜咖啡林,闭眼与树交谈的那一幕。那一刻,他对咖啡的热爱是如此深沉,如此令人唏嘘。

  更能感同身受的是魏晋北在人潮汹涌的地铁上,独自寻觅那一只飞虫,我知道,他坚定了自己的远方。我又何尝不是?万千的人又何尝不是?是夏夜的萤火,是深夜的路灯,照亮双眼,也指明前行的路。

  ““你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应该先相信这件事。”“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分工,就改变这个世界。”

  快递,就是把外面的东西带回来,把家乡的东西带出去。追求梦想,建设家乡。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原来不仅仅可以是一败涂地。

  从确立目标,到不懈打拼,产生分歧,再到事业有成,将中国云南的普洱咖啡走向世界,至此,影片完结。

  “有没有远山树林的味道?”

  “有远山树林的味道!”

  《一点就到家》的观后感5

  《一点就到家》,故事主旨与《我和我的家乡》一致,叙事风格略有差异,都是拍得不错且好看的电影,农村题材,关乎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

  细细一想,中国社会一百多年的二元结构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甚至又衍生了一个“城市留不住,乡村回不去”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加起来应当是一个“三元结构”。

  这种结构从全球发展层面看也是少见的,从近现代史的视角来讲,其实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结构升级问题,至少是没有很好或是彻底解决好这个问题,二元长期并存,又多了一个第三元。中央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这个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这是这部电影的大背景。

  三个青年三种身份,三个角色三个目标。因不同境遇相遇传统乡村,在一个远大志向和悲壮乡愁的双向作用下立志改变乡村面貌,因“普洱咖啡”的研发成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这里面,最有叙事价值的是面对世界著名咖啡商的巨额收购的诱惑,乡村青年彭秀兵和李超群毅然决然的拒绝。“留守”在家乡的李超群的终极目标是“我就是要做最好的咖啡”;重返家乡的彭秀兵则立足于脚下的土地和父老乡亲,想要通过咖啡产业让他们富起来;而城市青年魏晋北则基于理性的产业战略思维考虑如何使他们三个合伙人的价值最大化,显然沒有也不可能将土地与乡亲的文化扭结考虑进去,至此冲突发生,合伙解体。

  当然,作为电影艺术最后是以“晋北回归”、“创新升级”和“理想实现”结尾的,但就叙事逻辑而言,“回归”这一段加持了宏大叙事,倘若故事止于之前,似乎更贴现实,更有力度。

  最后,“普洱咖啡”挺进世界市场,荣登巴黎和法兰克福的文艺夜店,成为主流饮品之新宠,这个目标价值实现之大,简直叫人措手不及和热血沸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官方发展诉求的庄严回应,对观众故事结局完胜期待的满足,也是出品者对自身艺术与生活之相谐得到艺术化有机处理的高度的陶醉。

  这部电影显然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在乡村发展中,单纯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指向是否会行得通?甚至是否会导致可持续发展?

  在李超群的家乡,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象条件种植出了可以走向世界的咖啡树,恰巧遇到了三个志向、智慧和合作精神结合的很好的人力资本组合,“普洱咖啡”诞生了,走向世界了,老少爷们致富了,可以想象,这一定带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在这里,乡村旅游是普洱咖啡的副产品,这应当是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理性逻辑。

  纵观世界范围的乡村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类型就是通过“一村一品”作为发展起点,然后品质化、品牌化、结构化,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纵观欧美、日韩以及我国的台湾,一大部分乡村社会的发展轨迹莫不如此。

【《一点就到家》的观后感(通用5篇)】相关文章:

1.快乐到家观后感

2.快乐到家观后感范文

3.少一点就少一点的议论文500字

4.《快乐到家》观后感(精选6篇)

5.就电影《飘》观后感

6.基石是这样筑就的观后感

7.快乐到家五年级观后感范文

8.有关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观后感

上一篇:《浴血无名川》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下一篇:【精品】说明文作文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