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部电影,如果第二天还能想起它,一定是部好电影。
《摔跤吧!爸爸》是我看的第一部印度电影,这说明以前我看不上印度。通过这部电影,印度赢得了我的尊重。印度是个极其复杂的国家,可能比中国更复杂,更丰富的丑和更丰富的美同时存在,从任何一批事件来形成整体印象都更显得断章取义。印度人没有中国人幸运的地方在于,没有出现嬴政刘彻朱元璋乃至毛泽东这样的人物。我从不关心历史和政治,但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我们能够在面对印度人时有一点傻的优越感,可能就是国家统一民族统一文化统一带来的好处。
关于价值观:
有人批评《摔跤吧!爸爸》(这个中文译名好傻,后文改用《Dangal》)的值观有问题。
我认为如果看一部电影还在乎价值观的话,就没必要看电影,看新闻联播就好。勉为其难谈一波价值观,我认为电影的价值观没问题。
批评者说“实现梦想的工具并不比做家务生孩子的工具高尚”。
我认为任何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工具,中国人如此,全世界如此。父母就是小孩子生存的工具,商人就是消费者获取商品的工具,城市的白领们就是资本增值的工具,每个人都是DNA样本延续下去的工具。成为某种工具并没什么不好,换句话说是实现了某种价值。而《Dangal》的重点并不是从一种工具沦为另一种工具,而是从毫无选择变成多了一个选择,这是质变,能多一个选择就能多很多选择。
批评者还说“那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只能在印度这样的语境成立”,言外之意带有某种优越感,言外之意是离我们很遥远。
然而,一个小孩的成长路径,从毫无选择变成能有选择,我们也正在为此奋斗,且还远远看不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