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

2020-04-13家乡

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1

  正月里,中国农历的春节,在这个万众欢欣的时节,各种各样的香味在这个月份里集中释放。有水仙花、兰花等散发出来的香味;有祭祖拜佛烧香的香味;有烟花爆竹的火药香味......

  依稀记得前几年的春节,我们在老家过年。年夜饭后,大家开始放烟花爆竹。我觉得很好玩,但又胆小,害怕那火苗,尤其喜欢又怕那一声“砰”。父母亲便陪我一起,我们手里提着爆竹来到空旷的院子里,父亲先点燃一根香烟,并告诉我只需要借着这小小的火苗就可以引燃。父亲边说边慢慢地弯下腰,手中的香烟稳稳地伸向爆竹,碰到火线了,咦,没点燃,父亲非常镇定地又点了火线,然后不紧不慢地移开脚步,燃了,“砰”一声响。

  而这时,母亲已紧紧地捂住着我两只小耳朵,爆炸声也变得没那么响亮,但我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吸着鼻子狠狠地捕捉那一丝爆竹燃放的气息。父亲熟练的放了一个又一个,过了一会儿,他喊着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我过去放一个。我一步一步的挪过去,心里害怕极了,父亲的鼓励给了我胆量,爆竹的魅力也使我加快脚步走到父亲身边,他耐心地弯下腰再一次示范给我看,用肯定的语气说:“没危险,别怕,我在!”父亲的话不多,却让我内心不再慌张。点燃爆竹时爸爸就站在我身边,手伸开着,好像时刻会把我拉进怀里。我小心翼翼把颤抖的手慢慢地伸向引火线,又快速缩了回来,没点燃。再一次,火苗刚接触上我拔腿就跑,咦,没声音呢。又再一次,终于,我点燃了爆竹。

  父亲脸上绽开了鼓励的微笑,母亲走过来温柔地搂着我并夸我是个小男子汉。在这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高兴、紧张、兴奋都混合在了一起。随着浓浓火药味的散开,我在这种味道里像是找到了勇气和幸福。

  浓浓的年味依旧,爆竹和烟花在不停地燃放。抬头仰望星空,绚丽灿烂的焰火,伴随着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还有父亲那一双大手,这种场景在回忆中长久留存,而那年节的香味,在正月里始终散发着独特的气息。

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2

  除夕夜,我跟着爸爸母亲在外公奶奶家过。和小堂妹丽丽一起贴对联,放鞭炮,吃着团圆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第二天一大早,我穿上新衣新鞋,从头到脚打扮好去太婆家拜年了。一路上,我和爸爸母亲有说有笑,欣赏着路两旁的风景。树上长了很多嫩叶,广玉兰也有了星星点点的花苞。

  终于到了太婆家了,我高兴地下了车,一蹦一跳地进了太婆家。太婆家里是老房子,木头的梯子、木头的地板,走在上面咯吱咯吱地响。一见太婆和太公我就作揖:“祝太公太婆新年快乐,开开心心,健康长寿!”太婆把一个红包塞到我怀里,说:“祝小孜孜读书快进,天天向上。”我接过红包说了声谢谢。

  拜年对我们小孩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我都把压岁钱存起来,等明年开学的时候交学费书费。新年是把烦恼扔给旧年,用崭新的面目迎接新年这几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3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4

  我的春节和你们的春节大不相同,我回了河南汝南的老家,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炮,有大纸炮、飞天雷、飞天火箭、水雷等等。

  有一天,我把一个有30厘米高,直径20厘米的白色大纸炮放在雪堆里,它的威力比小型手榴弹的还大,我用火机点燃了火线,然后我很快的跑进了屋里,1、2、3轰的一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跑上去一看,雪堆上有一个大的洞,比我想象得还要大。我们又把水雷往水里里一扔,很大一个水花一飞冲天,威力无边,把水面的冰都炸得飞了起来,水面上出现了壮观的'景象,很多黑色的烟从水而起。

  在老家过年真开心,我可以放炮,还可以率领很多童子军,我在老家的这几天玩得很开心。

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5

  家乡的春节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我们河南的春节春俗,那可真多呀!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大多都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大人们都忙着发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顿。由于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些过年的气氛。

  “二十八,贴花花。”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而且,还要蒸百十个镆。好吃个一半个月。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饭,并且还要吃饺子,吃完饭还要放鞭炮。外出打工的或家居城市的,都要回老家聚一聚。这一天,一般人都会熬夜,或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或打牌通宵。

  正月初一,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接客,年轻人领着小孩子去亲戚家串门,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天还要吃饺子,不过初五还不许吃面条哩!从初二开始走亲戚。

  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街市上都摆着许多汤圆。而且到处都是卖灯笼的,有喜羊羊的、奥特曼的、福娃的……应有尽有。这一天,小孩子们都会买许多烟花爆竹。天一擦黑,天空中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五结束。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到了平常。

  我喜欢我的家乡,那种特殊的风味。

上一篇: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下一篇: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