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精选(3)

2018-07-13名人故事

列宁的读书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钱钟书的读书故事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诗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以周岁抓“周”抓到书而取名“钟书”。过嗣伯父后由其开蒙读书。七八岁时,已能囫囵吞枣地阅读家藏的或书摊上租来的“正经”和“不正经”的小说。14岁时,曾借读到大批通俗文学杂志如(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乃恣情浏览。

  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喜博览中西图书。上课时从不做笔记,但常一面听讲,一面阅读与课程无关之书。后留学英法。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等校教授。50年代初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人谓“书痴”。“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而读书完全出于喜好,“似馋嘴老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尤喜读“极俗的书”,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高头讲章,则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地一本本渐次吃完”。亦喜读诗歌。至于厚重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读书同时则兼作笔记。从其自题诗句:“书癖钻窝蜂未出,诗情绕树鹊难安”、“晨书暝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等句可见其读写之情。著有(管锥编)、(谈艺录)和(围城)等。其中前两种学术著作仅引征书籍就多达4000多种。而(围城)则倾倒一时读书之人,在40年代初版后,有“交谈不说(围城)记,纵读诗书也枉然”之说。另著有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七缀集)等。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中国现代名言3则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上一篇:名人励志小故事参考下一篇:名人伟人宽容的事例故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