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2021-03-17熟悉的人

【必备】一个熟悉的人作文锦集9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熟悉的人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篇1

  我熟悉的人是胡顺嘉,他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但其实很胆小。

  有一次,我们在草地上玩。突然,一条毛毛虫爬到他脚边,他并没有发现。我就说:”胡顺嘉,你的脚边有一条毛毛虫,快踩死它。“胡顺嘉听了,二话不说飞快地跑得远远的,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急忙追上去……

  终于追上他了,我气喘吁吁,问他:”你干吗跑呀?“他支支吾吾地说:”我怕毛毛虫……“我捂着肚子大笑起来。虽然胡顺嘉很胆小,但是他心地善良,总是乐于助人,我有困难都会找他帮忙。

  这就是胡顺嘉,我们班上最胆小的人。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篇2

  我们的张老师有一头乌黑的头发,看起来格外年轻,离远了一看就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大姐姐,如果穿上一件绿色的衣服,那就更漂亮了!

  她有一双火眼晶晶,只要谁在下面讲小话、做小动作,立刻就会被张老师抓出来。张老师的耳朵也可神奇了,一次,张老师面对着黑板,背对着我们,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讲小话,一小子就被老师点了出来。

  张老师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她不但自己爱看书,还影响着她周围的每一个人,也给我们读了好多的故事书。一次,张老师拿着一本五颜六色的绘本走进教室,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看着那本漂亮的绘本,“哇!”大家不约而同叫了起来。不用说,章老师又要给我们讲故事啦!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张老师把书面对着我们,我们清楚的看见了上面斗大的几个字《法布尔昆虫记》,上面画着一只只昆虫,紫的、红的、绿的、蓝的……五颜六色,第一排的同学把头抬得老高,伸出老远,恨不得一口就咬把书吃下去。老师慢慢读起来绘本,好好听,好好听,章老师神采飞扬,绘声绘色,故事讲完了,台下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课间都会议论这本书,我回家也立刻要妈妈给我买了《昆虫记》。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篇3

  一、说教材

  《写身边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本次习作是在让学生以“名人故事”为主题的单元学习,以在搜集“名人故事”,讲“名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口语交际后,让学生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第二单元讲述的是关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些名人的故事,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本次习作就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习作教学应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应注重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三、说学情分析

  本次习作是学生进入三年级后第二次习作,对于写人写事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习作有一定的难度。本单元的课文写的是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名人故事,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很难有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可以通过本次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写他的一件让你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事,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课标要求,结合单元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把句子写通顺,学习运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分自然段写。

五、说教学重难点

  把事情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学习正确运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分自然段写。

六、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法——回味生活,抓住人物品质。

  2、引导点拨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适当点拨、引导。引导熟悉的人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值得写。

  3. 讨论、展示法——评议交流,认真修改。从学生说身边熟悉的人的事入手,从口头说到书面写,有序的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学法:

  引导学生运用“说、写、评”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回味生活、讨论交流、相互修改的方式学习。

七、说课前准备

  1、课前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本单元课文,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

  2、布置学生访问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了解熟悉的人的品质。

  3.准备课件。

八、说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第二组课文,回忆一下本组课文都讲了谁的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第二单元的习作:写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板书: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1页,齐读习作要求。老师根据习作要求归纳了本次习作要点。(板书:明确要求)

  出示学习目标:

  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把句子写通顺,学习运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分自然段写。

  设计理念:(用例文,用好教材,教材就是学生习作中最好的范文,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也是学习习作方法。)

  (二)品读例文,学习写法

  出示例文《我不能失信》,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写作方法。(师板书:善于表达)

  设计理念:选择教材上的文章为了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习作方法。

  (三)回归生活,精选材料

  1.创设情境,自由交流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看,自己想写谁?想写发生在他身上的哪件事?

  学生想好后小组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2、紧扣要求,强调“值得写”

  新奇有趣的事值得写,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值得写,深受触动的事也值得写。

  3、筛选材料

  按照“值得写”这个标准,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4、小结:作文写得好,关键在选材。选材要新鲜有趣,即便是普通小事,也要写出不普通的生活细节。(板书:精选材料)

  设计理念:三年级虽说是作文起步阶段,但一定要让学生有写真人真事的意识,不能胡乱编造,选材要源于生活。

  (四)动笔起稿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动笔起稿,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交流

  1、学生展示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制定标价标准:从习作内容清楚,句子通顺,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评议。)

  (板书:内容清楚 句子通顺 学用标点)

  设计理念:只有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恰当的点评才能促进习作的进一步成熟,因此我设计了当堂展示与点评。

  (六)同桌互改

  1、同桌交换,参照评价标准修改同学的习作,用波浪线划出写得好的地方,对内容、句子、标点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汇报。(板书:学习修改)

  设计理念:每个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潜质,在给他人修改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得很多东西。有了集体评议的铺垫,学生的相互修改也水到渠成。目的是强化“三分文章七分改”的意识。

  (七)总结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小作家,只要我们做到:动笔之前,先弄清楚习作要求,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值得写的身边熟悉的真人真事,用最恰当的方式把值得写的地方写出来;并且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就能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

  设计理念: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九、说板书设计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明确要求

  精选材料

  善于表达

  内容清楚

  句子通顺

  学用标点

  学习修改

  设计理念:这样的板书,直观、紧扣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十、说作业布置

  我布置学生把自己写的.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读给父母听,让父母分享他们习作的快乐。我设计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今后进行更加优秀的习作。

十一、说教学预期

  本节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初步学习写事文章的写作方法。

上一篇:【精品】一个熟悉的人作文锦集六篇下一篇:精选一个熟悉的人作文汇编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