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作文

2021-03-22网络

【必备】网络的作文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网络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的作文 篇1

  网络流行语是流行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一般有着年轻俏皮的特征是网民们约定俗称的一种表达方式,一般来说网络流行语能流行起来就是因为能击中大部分人的内心。那么,网络流行语有什么利弊关系呢?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大家是怎么分析的吧。

  毫无疑问,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新兴的语言现象。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流行语已经蔚为大观,自成体系。

  网络交流具有隐匿性,网络由此成为一个自由、放松、想象的空间,网络流行语也就有了更加幽默、简捷、夸张的特点。同时,由于通过键盘与屏幕进行的网络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相比,表情、情绪、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场”的。于是,一些表情与符号自然就成了替代品,从而成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而一些“错别字”之所以能成为流行语,也正是网络“打字交流”的特性造成。网民们为了寻求速度,在打字中忙中出错,“无心插柳柳成荫”产生了很多另人捧腹的词组。

  网络是个新兴的传媒方式,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方式,应该保持它的活力。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很多网络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网络术语,那么只有两种结局:

  一是消灭;二是被同化。一些流行一时的网络术语,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了。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网络术语拥有创造力的反映。比如一些谐音词,在诞生之初,并非现在的唧唧歪歪尽说些没用的风花雪月,甚至嗲嗲的声调。也因为它的传播如此之迅速的传播力,充满了张力,很快被大众社会所容纳。因此,现在网络术语的大肆风靡,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斩断了其发展的根。没有了现实的营养,它也就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

  这些都是已经主流化了的网络术语。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产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里,不为人知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术语代表的正是社会阶段性质,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所以,请你不要将网络术语看成消遣与奇闻异趣似的八卦新闻。如果觉得这些词很浅薄,那很遗憾,只能证明你真的很平庸而已,而且难以融入时尚。因为已经丧失了自信和大气,没有勇力继续创造、接纳未有过的事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于世,这样的下场不就是所谓的地狱么。

  从心理上来说,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然而世界的本象并非因人而在,不断的发现发现再发现,创造创造再创造,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越深刻,当然也更繁复而深奥。这注定是一个杀死脑细胞的好方法。网络热词不光破坏自己,也破坏周边世界。因此,大多时候,这些网络热词也只能流行一时。网络热词也是一种新的创造方式,而作为一种方式,慢慢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所吸引的也仅仅是年轻人,那些整天泡网络无法自拔的人。那么,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网络热词总能表现出一种个性,热闹一时。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否则将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其实众生皆有个性,但是很微弱,绝大多数个性种子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开出他人能见到的繁丽之花了。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

  但是,所谓个性,似乎又通过言行来表达。言行总要遵行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就有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可能。智商较为发达的阴谋家于是可以通过故意的放言高论欺世盗名。断了思想之根的流行语、商品,是可以大规模刊行发售的武功秘笈,注定,不能继续前进。

  任何东西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利有弊,至于是利弊大小要看时间的裁定。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好的就会留住,不好的就会淘汰。

网络的作文 篇2

  孤独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觉,它与连接的人数和频率无关,而与连接的质量和意义有关。你可能在高朋满座的喧哗中仍然感到深刻的孤独。婚姻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但前提是你的婚姻是幸福的,信仰也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前提是你的上帝是一个抽象、温暖的存在。

  技术倾向于简化生活中一切复杂的事物。人类的关系丰富、复杂,需要技巧、精力和耐心才能处理。但在网络时代,我们最缺乏的是耐心,而最吝于付出的是注意力。分手的情侣只需在主页上轻轻点一下“删除”,就可以让对方在自己的世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能跟刷来的“粉丝”推心置腹吗?

  一个人在社交网站上等待回应的心态,像极了一个孩子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孩子总是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所以他们发明出想象的观众。人们在Facebook、微博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状态,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倾听一样。

  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种种行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被看到”。在别人的目光中,确认自我的存在,得到理解、关注与爱。为了得到肯定和印证,我们处处展示最好的自我。存在变成了表演——晒幸福的、晒恩爱的、晒豪车豪宅的……种种表演,一旦没有得到回应,就陷入巨大的失落或者焦虑之中。

  不久前,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女教授谢丽·图尔克在演讲中提到,有一次,她走进一家疗养院,看到一位失去孩子的妇女正在对着一个小海豹形状的机器人说话。这个机器人看上去像在看她的眼睛,听得懂她说话,很多人都在称赞这个技术很棒。那是她自己的实验室里研发的机器人,本意也是为了陪伴和抚慰老人的孤独。但她觉得那是她15年工作里最复杂、最纠结、最不是滋味的时刻——一个人居然在试图让一个对人类的生活轨迹毫无感受的机器理解她!那个机器人只是完成了一场很棒的表演。它不用面对死亡,也根本不懂人生。

  我们不是第一次在技术的繁华背后看到让人悚然心惊的荒凉。

  当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的时候,独处与冥思是对自我的探索,以获得自我的完整性。网络时代的价值观是“我分享故我在”——我们并不想在真正亲密的意义上靠近一个人,但一旦断开连接,切断分享,自我也随之消失。

上一篇:网络的作文汇编8篇下一篇:精选网络作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