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灰雀》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灰雀》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灰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灰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宁喜爱公园里三只美丽的灰雀,更爱知错改错的诚实的孩子。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对小男孩的爱护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小男孩,从而促使小男孩放鸟归园。
全文共有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为(1),第二部分为(2—10),第三部分为(11—13)。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引导学生自学生字。第二课时主要是学习课文,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和小男孩的诚实。下面我主要说第二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三年级学生开始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语句。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句子。
2、教育学生做诚实的孩子,知错就改,并注意保护鸟类。
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重点词句。难点是感悟列宁是如何用爱心启发、感染男孩放鸟归园的。
二、说学情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灰雀》一文语言朴实、叙述含蓄,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十分真挚,十分感人。如果不在"朗读"上下功夫,学生很难悟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真真切切悟情。
三、说教学方法
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学习能力有限,教法以教师引导为主。在学法上,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遵循"主体性"原则,采用自学、讨论法,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1、设疑导入。
伟大领袖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他每天都要到公园散步,都要去看树上的三只灰雀,可有一天,灰雀突然少了一只,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简单了解列宁和灰雀。
列宁和灰雀离学生生活较远,因此我们首先给孩子们作简单介绍。
3、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指名读文章的第一部分,说说:你从这一段看出了什么?(生说,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每次、都要、仰望、经常)。这三只灰雀如此惹人喜爱,这一段该怎么读?(指导生带着喜爱的感情朗读)。
3、学习文章的二、三部分。
列宁多么喜爱灰雀呀!每天散步到这儿,都要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他们。可第二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接着我们来学习文章的二、三部分。
首先出示自学指导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2—10段,看看哪些是列宁说的话,哪些是小男孩说的话,分别用横线和曲线标出,然后读一读。(学生找出来后)
②屏幕上出示课文(3、5、7、9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说这些话的意思。
让学生交流(从中看出列宁对灰雀的着急、担心和惋惜),然后让学生带着对灰雀的担心的感情来读。学生读完后,分析,那么这其实也集中表达了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③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文章的4、8、10段)。
请同学们各自练读小男孩的话,学生读完以后体会。
灰雀哪去了?(生可能会说:"被小男孩捉回家了。")你怎么看出来的?(从开始的支支吾吾到后来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这时候,通过对重点词句(会、一定会、肯定)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书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小男孩的情感变化。当小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时候想想,那小男孩在想什么呢?(生可能会说:"小男孩想列宁多么喜爱灰雀呀!我怎么忍心把灰雀捉走呢?我一定把灰雀送回来。")
④男孩为什么捉走灰雀?(因为他太喜欢灰雀了)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他和列宁的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师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⑤细细体会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10段。
学习文章的第三部分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让学生自由地朗读第三部分,学生读完以后,不直接给学生提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上来了。
至此难点已完全突破。
指导朗读: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4、教师小结
教师总结: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生说,要做个诚实的孩子;我们要有错就改;我们要像列宁一样爱护鸟类……)
到这儿,学习目标已全部完成。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一目了然。
本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列宁 小男孩(知错就改)
喜爱
灰雀
《灰雀》说课稿2
《灰雀》是一篇充满童趣又颇耐人寻味的文章,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言行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鸟又放回树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学习读懂句子的方法,能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问,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情感目标: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城实的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一种城市的表现,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问,读懂重点句子,领会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灰雀》讲的是苏联伟大革命领袖列宁与男孩、灰雀之间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从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写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又见灰雀,文中对灰雀的语言描写形象、生动。暗线是列宁寻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错就改。暗线才是文章的主旨,主要通过对话展开和推进。一个是寻鸟的伟人,一个是藏鸟的孩子,听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宁已经推知孩子在撒谎。面对天真的孩子,列宁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没有说教,有的只是耐心、得体而又巧妙的感染、启发,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列宁的做法既到达了教育男孩的目的,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体现了伟人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
《灰雀》放在名人故事一组的第一篇,教学以感受名人为主线。在教学资源上,可链接回顾二年级下学期课文中的名人,认识单元导语插图中的名人,引发阅读期待;学文后延伸阅读列宁和其他名人的故事,为后几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有机整合说目标
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二学段的起始学期,前两组课文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学段衔接过渡。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目标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