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作文

2021-05-28习俗

【实用】春节习俗作文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习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习俗作文 篇1

  春节悄然接近,在外的游子都回家与亲人相聚,家家户户早已热闹非凡,此时若站在高处,便能眺望见每家门前的晒着的竹盘,家中的人们也正相聚一起共度时光。

  一下楼便望见一家人已凑在大堂,脑中不禁生出疑问,这是干什么,个个挽起袖子,蓄势待发,妈妈招手让我过去,递给我一盆藕,跟着来到门口蹲着擦起藕来,只见白嫩如婴的藕被坚硬的擦板化成泥状,二姨在摆弄猪肉,小姨在剁肉,藕与擦板的清脆的摩擦声,刀与剁板的碰撞声,手在热水中的搅动声,一声声,一下下,相融相和,一曲春节序曲响起,没有感到一丝的厌烦和吵闹,但脑中的疑问还是没有打消,很快,一盆藕都消失成那一盘泥蓉,猪肉都被锋利的刀一下下剁成了肉泥,这时见外婆过来将其混在一起,加些佐料,搅拌成团,接着一个有如餐桌般大的竹盘被拿了进来,只见她们各拿起一团在手中揉搓起来,我这才彻悟,原来是做藕丸子,我便跟着做了起来,手中的肉团冒着阵阵热气,熏得人身上的寒意尽无,软绵绵的肉团被我们揪成一个个小团,在手中轻轻揉着,淡粉色的肉丸在我们的掌心旋转,尽情打磨身上的棱棱角角,尽情感受手掌的温热,那团肉丸便在自己手中渐渐成型,除此之外,她们还用家乡话唠着家常,聊聊东家的侄子,唠唠西家的鱼塘,时不时来几句调侃,引入发笑,时不时抒几丝同情,引入叹息,但句句离不开身边,句句离不开生活,好不和谐,好不愉快,一颗颗肉丸,飘着藕香,一张张笑脸,散着温情,一颗颗心,传着亲情。

  渐渐的,我明白,这年前的习俗不单单是一种传承,更是家人间的关心与团圆,是心与心之间的贴近与真情,那揉搓的更不仅仅是一颗颗肉丸,还有那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有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的亲情,我想即使没有大鱼大肉,只要有家人相伴,时光便会被美好渲染。

春节习俗作文 篇2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每当春节到来之际,就会有许多有趣的习俗,下面就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过春节的吧!

  每到春节,人们就想起了一个年兽的故事:有个地方每逢春节,就有年兽来到那个地方吃人和动物。有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一个白发老爷爷在一个老奶奶家过春节。那天晚上,年兽来了,一看那里贴着春联、放着鞭炮就很害怕,这时,那个穿着红衣服的白发老爷爷出来,把年兽赶走了。因此,人们就有了春节贴窗花、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

  春节前夕,人们就张罗起来了。我们在家里仔细打扫卫生,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那是在除旧迎新呀。人们把门、窗擦得亮堂堂的,家家户户门上都贴“倒福”(因为“福”贴倒了,表示“福”到了),在窗户上贴上了象征吉祥如意的窗花和喜气洋洋的对联。人们忙的不亦乐乎。而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都在买新衣服、备年货,一起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到了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便团圆起来了,外出谋生的游子回家了,老人们脸上绽开了笑容,张罗了一桌好菜,大家围在一起边聊天边吃年夜饭,一家人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吃完年夜饭,人们便放起鞭炮。一朵朵礼花把节日的天空打扮得绚丽多彩,也意味着新年的脚步悄悄地、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春节到了,人们心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正月初一早上要吃年糕,(因为年糕代表年年高)。吃完早饭,人们便开始了“走亲访友拜年之旅。”到了客人家,只要孩子一声轻轻的、甜甜的祝福,长辈就会拿些压岁钱,而爸爸妈妈常把孩子的压岁钱藏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好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孩子们一看到枕头底下的压岁钱,就会显得特别兴奋。孩子们可以用压岁钱买自己心仪的玩具、书本等。

  这就是我们快乐的春节!

春节习俗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

上一篇:端午节习俗_350字下一篇:端午节习俗_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