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2)

2020-07-03寓言

  书呆子赶鸡

  有个书呆子一天到晚只会呆在家里看书,什么事也不会干,整天依赖妻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这天黄昏,妻子在地里干完活回家,只见自家的鸡子还没有归窝。

  她自己要忙着做饭,没工夫去张罗赶鸡,就对丈夫说:

  “我做饭,你去帮我把鸡都赶进窝去。”

  丈夫答应了。他放下书本跑到外面,去将自家的鸡赶回家。

  书呆子看到自家那几只鸡,连忙上去一阵使劲猛赶,结果那几只鸡吓得惊慌失措,乱飞乱窜;书呆子只好停下来朝鸡扬起手慢慢示意,于是那鸡又停在那里东瞧西望。

  等那几只鸡刚刚安定下来,要向北面走去,书呆子赶忙上前将鸡拦住,鸡吓得一掉头又朝南边跑去,书呆子急了,又赶到鸡前将鸡拦住,鸡又重新掉头朝北跑去。

  就这样,他靠近鸡时,鸡吓得到处扑腾,他远离鸡时,鸡又停住不走。

  折腾到天都黑下来了,还有三只鸡依然没赶回窝。

  妻子做好了饭,还不见丈夫赶鸡回家。

  她出屋一看,书呆子站在那里正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额上还淌着汗。

  妻子很是生气,教他说:

  “应该这样赶鸡:在鸡安闲的时候慢慢靠近它;如果它惊恐不安,你就扔点食物去引诱它。

  不能像你这样简单粗暴地乱赶一气,要慢慢引诱着赶。你尽量把鸡赶到熟悉的路上,让它慢慢安定下来,它自然而然就会直奔回窝了。这才是最好的赶鸡方法。”

  书呆子恍然有所悟,说:

  “想不到赶鸡也有学问,怎么书本上就见不到呢?”

  这个书呆子只会读死书,书本以外的东西一无所知。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方法和规律,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只凭想像蛮干,那就难以把事情做好。赶鸡也是一样的道理。

  雄鸡与鸿雁

  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平平的`。

  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

  田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

  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意思,问道:“你在这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走呢?”

  田饶说:“大王您经常见到那雄鸡  吧!

  你看它头上戴着大红的鸡冠,非常文雅;它双脚长有锋利的爪子,十分英武;它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敢斗敢拼,格外勇敢;它看见食物时总是‘格格’叫着招呼同伴们一起来享用,特别仁义;它还忠于职守,早起报时从不误事,极其守信。尽管雄鸡有着这么多长处,可是大王还是漫不经心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雄鸡经常在您身边,您每天见惯了它,习以为常,它的光彩在大王眼里便黯然失色,大王感觉不到它的那些杰出的优点与才能。

  而那鸿雁,从千里之外飞来,落在大王的水池边,它啄吃大王池中的鱼鳖;落在大王的田园里,毁坏大王的庄稼。鸿雁尽管没有雄鸡的那些长处,可是大王依然很器重鸿雁。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鸿雁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大王对它怀有一种神奇感,它的一切作为,大王都认为是非常伟大的。所以,请大王让我也像鸿雁一样远走高飞吧。”

  鲁哀公说:“请你别走,我愿意把你说的这些话都记下来。”

  田饶说:“您认为我平淡无奇,并不觉得留下我有什么大用,即使写下我的话,也不起什么作用。”

  于是田饶就离开鲁国前往燕国去了。

  燕王让田饶做了相国,田饶从此有了机会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本领。

  三年以后,田饶把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内富足安定,边境平安没有盗贼。

  田饶名声大振,燕王也十分得意。

  鲁哀公知道了这些情况后,万分感叹,对当年没能留下田饶真是后悔莫及。

  为此,他一个人独居三个月,深刻反省;又降低自己的衣食标准,以示自责。

  鲁哀公发自内心地慨叹道:“以前由于不能知人善任,才使得田饶离我而去,以至于造成了今天的悔恨。真希望田饶能再回到我身边,可是,我知道已经很难了。”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人们往往对自己身边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好高骛远,崇拜引进的人才,认为他们才有真才实学。人应该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知人善任,不要舍近求远,放跑了本来就在手边的人才。

  一个鸡蛋的故事

  有个城里人非常贫穷,每天都过着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生活。

  即使是这样,他还是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干活,一天到晚做着发财的梦。

  一天,他出去的时候偶然在草堆里拾到一个鸡蛋,这下他简直大喜过望,兴冲冲地奔回去,还没进门就大叫:

  “我有家产了,我有家产了!”

  妻子忙问:“家产在什么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拾来的鸡蛋给妻子看,说:“喏,这个就是。只不过必须等到十年之后,家产才能有呢。”

  于是,他便和妻子商量说:

  “我拿这个鸡蛋去找邻居,借他家正在抱窝的母鸡孵它。等小鸡孵出来,我从中挑个母鸡。小鸡长大后可以下蛋,一个月又可以孵出十五只鸡。两年之内,鸡生蛋,蛋生鸡,这样可以得到三百只鸡,三百只鸡能够换来十金。我用这十金可以买来五头母牛,母牛又生母牛,三年以后可以得到二十五头母牛。母牛生下的小母牛,又可以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又可以得到一百五十头牛,这样,又可以换得三百金了。我拿着这三百金去放高利  贷,三年之中又可以得五百金。这五百金中,用三分之二买田产房屋,用三分之一买僮仆、小妾,我便可以与你一起快乐自在地度过晚年了,这不是很快活的事吗?”

  妻子开始还好,听到末几句话,不由勃然大怒:“什么,你还敢买小妾!”

  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趁着丈夫不注意,扑过去一下把鸡蛋打碎了,说:“那就不要留下这个祸根!”

  丈夫一看鸡蛋和梦想一起被打碎了,气极了,取过鞭子狠狠地抽打妻子。

  打完了还不解气,又到衙门去告状,说:

  “这个恶妇,偌大的家业败得一文不剩,我请求杀了她。”

  官老爷奇怪地问:

  “你的家业在哪里呢?现在又败成了什么样子?”

  这个人便从拾到一个鸡蛋说起,一直说到要买小妾,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官老爷。

  官老爷想了想,就命令衙役把他妻子抓了起来,呵斥她说:“这么大的一个家业,被你这个恶妇一拳就毁尽了,不杀了你不足以抵罪!”

  接着就下令架起油锅,将油烧得滚开。

  那妻子见了吓得面无人色,号啕大哭起来:

  “官老爷啊,你可得做主啊,我是冤枉的啊!”

  “说,你还有什么冤枉!”

  “我丈夫说的一切都是还没有成为事实的事,为什么要烹我呢?”

  官老爷说:“你丈夫说买妾,也是没有成为事实的事,你为什么要嫉妒呢?”

  妻子说:“道理是这样,但是铲除祸根要早啊!”

  官老爷听了笑了笑,放她走了。

  本来就只是痴心妄想罢了,一个煞有介事的将虚妄当作现实,一个还以此为依据大发脾气,丈夫和妻子真是又愚蠢又可笑。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踏实,不能学这对夫妻把虚幻的东西作为根基。  智捕群鸟

  从前有一个捕鸟师,他在一片沼泽地上撒下了鸟吃的食饵。张下了一张捕鸟的大网。

  不一会儿,成群的鸟雀飞来抢食,有大雁、野鸭、白头翁、麻雀,还有鹞鹰和大雕。

  捕鸟师将网绳一拉,抢食的群鸟都被罩在了网中。他看到一网打了这么多的鸟,高兴地笑了起来。

  突然,他感到有人将鸟网拉了一下,网绳从他手中滑了出去。

  他吃了一惊,刚想向前把网绳扑住,只见鸟网中有一只大鸟张开了翅膀,把鸟网撑开,其他所有的鸟同时用力奋飞,便带着鸟网一起飞上了天。

  捕鸟师惊奇极了,他朝那个飞着的鸟网看了一下,略一思索,拔腿就追。鸟在天上飞,他在地上追。几个过路人嘲笑他说:“鸟在天上,你在地上,怎么追得上呢?简直是一个大傻瓜!”

  捕鸟师听了,一边继续追,一边回答说:“不,你们错了,鸟儿们齐心协力地飞是暂时的。到天黑的时候,它们都要回到各自的巢中。这个朝东,那个朝西,鸟网便会掉到地上。那时,它们可还是我的猎物。”

  他追呀追,追呀追,一直追到落日西沉的时候,只见罗网中的各种鸟儿,翻飞争竞,有的朝这个方向,有的朝那个方向飞。

  有的要飞回山林里的巢窠中,有的想飞回水边的巢窠中……它们吵闹不休,乱成一团。没有多少时候,整个鸟网慢慢地从空中掉到地上了。

  捕鸟师气喘吁吁地扑上去,把鸟网抓住,然后把鸟儿们一只一只抓出来,装进了笼子里,回家去了。

  鸟儿们不明白,它们之所以再一次被捉,是因为心不齐,不团结的缘故。如果它们齐心协力到底,那么捕鸟师肯定会落得个捕不到鸟,又丢了鸟网的可悲下场。

【古代寓言故事汇总】相关文章: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汇总

2.古代寓言故事

3.古代寓言故事推荐

4.古代寓言故事作文

5.古代寓言故事:《瓦瓮与美梦》

6.关于古代寓言故事

7.经典古代寓言故事

8.有深意的古代寓言故事

上一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推荐下一篇:古代寓言故事:《狂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