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的作文

2021-02-23尊严

【推荐】尊严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尊严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严的作文1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面色疲倦的司马迁望了望窗外,其实那牢狱中与外界惟一相通的小口已经不能被叫做窗了。牢中没有灯,黑暗像地下水般从四周涌来,司马迁徒劳地搜寻着一丝光,因为黑夜对于他是多么的恐怖,明天,就是他要受刑的日子。

  司马迁颤巍巍的从怀中取出一片铁片,铁片的一边已经被他磨得十分光滑。只要往脖子上抹一下就行了,司马迁安慰着自己,脸上竟露出怪异的笑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父亲曾对我说过的,每个男人都要精忠报国。然而,过了明天,我还能算个男人吗?司马迁忽然又激动起来。我只是一心报国,皇上却一时大怒,就判了我宫刑。司马迁双眼突然射出仇恨的怒火,一个男人怎么能受这样的羞辱,更何况我还是个士大夫,这样的话尊严何在?脖子已经感受到冰凉的铁片。为尊严,为了尊严,司马迁口中默默地念着,却一直没有下手。

  难道就这样结束?难道这就是尊严?铁片“铛”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司马迁的眼中充满了迷茫,即使我为此而死,别人会怎么看我,顶多像看小丑一样嘲笑两句,这就是尊严?

  司马迁发疯似的站了起来,却又无力地倒了下去,他想起了《史记》。这是我一生的理想,小时候,我就梦想着在成为一代历史学家,多少个日夜我为了理想而寒窗苦读,难道,这一切也要跟着我司马迁入土?司马迁终于冷静地坐了起来,窗外的月亮正好照在了他的脸上,他痴痴地望着月亮,汹涌的记忆冲击着他的大脑。尊严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司马迁握紧了拳头,眼神却出奇的镇定。

  用一个男人的尊严去换取中华民族的尊严。司马迁这样想着。“我要活下去,去见证中华的历史,我一定要完成《史记》。”铁片被扔出了窗外,在月亮中反射出一道优美的曲线。

  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漂流了十几个世纪,《史记》却一直被广为流传,它向人们见证着另一种更为深刻的尊严--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活着的尊严。

尊严的作文2

  中国人,请拾起你的尊严!人即使再穷在不能丢掉尊严,因为穷人最值钱的除了生命就是尊严,如果连尊严都丢了那么就是真正的穷人;中国人,请恪守你的尊严!尊严是做人做事的资本,因为连尊严都可以丢,人生的价值在何处?

  如果没有了尊严,谈何做事,做大事

  。 中国有乞丐,外国也有乞丐。可是他们的乞讨方式却不同,在我看来中国的绝数乞丐以跪求姿势在茫茫人海中乞讨,外国的乞丐则以坐姿乞讨。中国乞丐在纸张或布上注明乞讨原因,外国也有注明乞讨原因的,可是他们大多数是用彩色粉笔画上去。中国乞丐很少有什么才艺表演,随处可见卧跪在街头上的乞丐求取施舍,外国则多是表演才艺,虽然大多数表演的不是很好,但是却有尊严。同样是乞丐相差甚远!我想说,中国人,请拾起你的尊严!

  古人就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田地干旱,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却堆积如山。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快要饿死了,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就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每当过来一个饥民,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他便丢出一个窝头让饥民们争抢,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十分开心。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发,衣衫褴褛,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摇摇晃晃地迈着步。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拿了两个窝窝头,对饥民吆喝到:喂,过来吃!饥民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ē),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中国人,拾起你的尊严吧!恪守尊严做一个真人!

尊严的作文3

  【“看谁是蠢材”】:话题:“民族之光”“尊严”

  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

  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话题:“我们没有退路”“退路是借口”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遛达遛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室,演讲水平突飞猛进。经过一番顽强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与此相似,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分析】:

  两则事例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

上一篇:有尊严的生活下一篇:【精华】描写尊严的作文300字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