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报告

2018-07-22调查报告

  晋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洗礼和岁月沉淀,诸如口头文学、传统曲艺杂技、传统礼仪民俗、传统体育游艺等被后人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遗存,生生不息地传承下来,如颗颗珍珠散落在这片土地上,历久不衰,熠熠生辉,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50项,这些文化瑰宝一部分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重放异彩,而另一部分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传承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危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长城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靠千千万万有文化自觉的人的守望和传承。

  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光溢彩

  “在欧洲的进口货侵入(中国)之前,是有几亿人从凤台县(今晋城市)取得铁的供应的,大阳(今泽州县大阳镇)的针供应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这是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记录的。文献记载,晋城地区的冶炼业始于商周、盛于春秋,长达两千多年,领先西方冶炼技艺八百多年的“九州针都大阳古镇”、“阳城犁镜”,都是其典型的例证。

  伟大先人的文化创造,从历史深处一路传承至今,成为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造就了晋城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民间文学“白马拖缰”、“舜的传说”、“孔子回车”等故事,到“上党梆子”、“上党二黄”等地方戏剧;从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等传统,到剪纸、刺绣、砖雕、面塑等传统技艺,晋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容众善、自成一体,整体上兼具浓郁的“秦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特色风韵,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始于2004年。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50项,涉及10个类别。全市代表性传承人174名,其中国家级9人、省级51人、市级114人。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传承人中有掌握古老生铁冶铸技艺的“看火师傅”,有名扬省内外的戏剧名角,有技艺精湛的传统手工匠人,还有遍布乡间传承小剧种的农民。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以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全、价值高等特点得以延续。

上一篇:财务尽职调查报告范本下一篇:山西医养结合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