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产经新媒体在发展中实现收支平衡的比例已经达到10%。
据了解,首份《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以40家产经报社代表给出的“中国产经纸媒融合发展调查问卷”调查报告为基础,同时将55个产经媒体新浪微博账号、70个产经媒体微信公众账号从2016年1月至10月份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产经新媒体平台的构建、传播、引导、服务做出全面认识与评价,为未来产经新媒体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把脉。
痛点中寻找出路:发展新媒体
该报告显示,参加调查报告的产经媒体普遍意识到了融媒体建设的重要性,其中,46%的产经媒体覆盖“两微一端一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官方网站),包括《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在内的14家媒体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并拥有官方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其余如《人民邮电报》、《中国产经新闻社》等媒体多开通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各家媒体运用情况有所差异。
针对各产经媒体的融媒体发展效果评估,数据显示,有36.67%的产经新媒体处于投入阶段,尚未营收;53.33%实现部分营收,但处在盈利初期;仅10%实现收支平衡。这表明在推进产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从报告中列出的新媒体“两微”运营情况上来看,产经媒体微博活跃度和原创度高于微信,但两者都有待提升。在70家开通微信公众号的产经报业单位中,微信公号传播指数在900以下的占比高达94.5%,有25%以上的微信公号原创率为0%,每天保持更新的活跃账号仅有4家。相比之下,在开通微博账号的55家产经报业单位中,有近半数的媒体微博传播指数值超过1000,微博的原创率多集中80%以上,活跃账号达14家。
尽管微博表现明显优于微信,但两者的活跃账号都不足半数,由此可见,虽然多数产经媒体设置了“两微”账号,但精品账户并不多。更有少数媒体账号成为“僵尸号”,长期处于沉寂状态,形同虚设。同时,有些账号还存在伪原创行为。
同时,在行业垂直媒体的特性方面,产经媒体“两微”还存在热文紧密贴合行业特色和内容商业化特点。在拥有10万+阅读量的微信热文中,获得高点赞量的文章大多来自对基层员工的报道,其贴合行业特色的特性受到了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