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工作简报一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昆明学院党委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全面从严治党,准确把握重点,超前谋划工作,强化党的领导,着力实施8项具体措施,齐抓共管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务实管用的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昆明学院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委以学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党委换届为契机,顺利实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进入党委班子。同时,明确统战部长固定列席党委会。
昆明学院党委切实强化院(系)党的领导,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新学期伊始,学校第一次党委会即研究决定,全校二级院(系)的党员院长、主任兼任总支副书记,配齐院(系)专、兼职组织员。
昆明学院党委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校党委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建设,为了选优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干部,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由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高标准选配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昆明学院党委抓紧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国家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四个自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后,学校党委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为契机,在充分调研新学期课程设置和课表安排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昆明学院关于进一步落实周五学习制度的意见》,固化学习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时间安排。2017年1月1日起,学校党委统一为全校每一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征订《光明日报》,力求引导所有学科专业的骨干教师都能在课堂上传播党的声音,转“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让“专人”开展思政教育转变为“人人”参与思政工作。
昆明学院党委全力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推动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工作力量。学校党委根据《意见》要求,责成党委宣传部牵头拟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分批次常态化轮训校内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思想工作骨干,统筹推进“大思政”工作骨干队伍建设。
昆明学院党委坚持贴近师生思想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校领导、机关中层干部、院(系)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领导干部夜间值班等制度,秉承“把校园当家园建设,把学生当孩子培养”的育人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好教育部为学生党支部征订的《求是》杂志,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
昆明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学校聘请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少将黄宏教授为客座教授,并在黄宏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建昆明学院艾思奇研究中心。中心将发挥云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艾思奇家乡的优势,挖掘云南省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资源,开展对艾思奇生平和思想的研究,使艾思奇研究成为云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品牌,同时,进一步把艾思奇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新的实践和历史条件,继承和发扬艾思奇精神。近期,学校组织专家整理一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珍贵典籍,筹划在3-4月间启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足迹”的专题展览。
昆明学院党委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学校党委在全省高校中率先研究制订《中共昆明学院委员会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并计划于近期由校党委与院系党组织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压实目标,落实责任。
通过上述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措施,昆明学院初步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覆盖全体师生员工”的工作机制。下一阶段,学校党委将加快调研,尽快出台《昆明学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