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四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篇1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必修1《经济生活》,本人担任高一6、7、8、9、10共五个班级的政治科教学工作,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针对教学中我们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做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问题
1. 课本理论内容
⑴教材具有滞后性。如有限责任公司的含义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改变,讲课时应及时订正。
⑵有些内容逻辑结构不太合理。
⑶内容过多,课时较少。
⑷课本理论应掌握到何种程度才能迎战高考?
2.关于探究活动
课本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生活情景),意在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探求和发现知识,并运用发现的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有以下不足:
⑴有些探究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其没有感性认识。
⑵探究活动的量太大
⑶有些探究活动涉及到的已删除的知识不知如何处理,若讲的透彻须花很多时间,课堂不允许。
(4)学生活动太多容易冲淡对知识结构的总体把握。
3、课标要求,如有关通货膨胀的论述,如何让学生通俗易懂的理解很难处理。若设计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对高一学生来讲要求过高。
二解决措施
1.课前:进可能集体备课,群策群力,统一进度。本备课组每周一周三是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主要做以下工作:
首先备教材,在吃透教材基础上,决定每课时的重难点如何处理。理论内容和探究活动哪些由学生课前解决?哪些一般掌握?哪些该调整顺序?哪些该补充?该寻找哪些与学生生活体验接近的当地事例或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并以此为背景设置与教材理论相关的问题在课前和课堂上应用。确定好教学思路。
其次,分工协作,每单元设计一份导学提纲。是本框知识的梳理,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线索。导学提纲提前发给学生,能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书中部分探究活动,同时增添更具时效性的情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综合探究,得出知识。我们每个教室最近都安装了终端,用多媒体上课比较方便。最后一单元我们组几乎都是用课件上课,效果不错,学生也感兴趣。另外,课堂中应点出本框重点和课标要求,及课本知识结构。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否则课堂活动很容易冲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宏观把握能力。并注意做好随堂练习题及小结。
3.课后作业 作业非常重要,只有做作业才能验证和巩固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课后运用新教材新学案拓展练习,并针对习题中出现问题展开讨论,该增的增,该删的删。作业都尽可能全批全改,强调易错点,并让学生整理错题集,以防再犯类似错误。
4.利用好单元阶段性考试。我们精心出题,认真评讲,让学生巩固所学。
以上反思小结后我们也还面临着疑惑与无法解决的问题如:
1.所学知识多与学期短的矛盾。
2.仅靠课堂学生理论掌握不牢,但考试依然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当然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我们也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高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篇2
在高三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我校高三政治组以促进“教好、教会”和“学好、学会”为目标,认真研究高考考纲和高考试题,探索高考动向,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但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抓实六个环节,力争复习效率最优。
第一、针对学情把握好复习的“尺度”。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合理确立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恰当定位教学的难度。备课时要针对学情,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提倡增大课堂容量,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要集中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少做无用功。提倡精讲精练,避免讲的多,讲的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的现象。
第二、夯实基本知识抓住“三个字”。
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抓住“点、线、面”三个字,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学生吃透概念原理,注意抓纲织网,在脑子里要做到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第三、拓展学生的政治眼界关注“热点问题”。
让学生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确具体社会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明确有关事件的来龙去脉。要特别重视让学生理解、掌握国家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学会运用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一些具体的社会发展策略与基本治国理念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对于时事热点采用“平时渗透为主,专题复习配合”的方法。
第四、专题复习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平时渗透”的再现原则。热点专题必须是平时教学中有渗透的,可以把学生平时整理的热点归纳专题,教师重点进行示范性的分析、系统化的梳理,不可照搬照抄现成的专题复习材料。
2、坚持影响重大涵概面广的原则。选择的专题必须是重要的内容,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对于生僻的东西不必纠缠的。
3、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时刻牢记,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的精髓,时政选材要体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
第五、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要重视“三个着力点”。
提升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是政治教学的直接目的,也是近年来山东高考试题的着力点。提高应试能力的基本方法:要重视“体系、审题、规范“三个着力点。
抓住“点、线、面”三个字,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
抓“信息提取、分析内容、提炼思路”三个关键环节。让学生明确材料的有效信息,明确答题方向和角度。
抓审题三环节:“信息提取、分析内容、提炼思路”。“规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清晰思维,规范答题,思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的培养。就是语言组织准确性和流畅性的训练。
第六、进行必要的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进行一些类似的技巧性的训练即能提高应试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规范性的思维方式,当面对现实问题时理清思路并能清晰地解决问题。
二、克服六种偏向,力争复习效果最佳。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的偏向现象。复习要从基础抓起,针对考点,夯实基础,精讲精练。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过多的偏向。有练有讲,克服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赶速度,抢进度,不顾效果与效率的现象。
3、克服只练不讲,练而不批的偏向。有练必有批,全批全改,有批必有讲,克服不批不讲,讲而不批的现象。
4、克服照抄照搬,整套搬用的偏向。对外来资料试题要精选,克服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的现象。
5、克服集体备课不力,或不进行集体备课的偏向。要保质保量的举行集体备课,备课组要调查学情,研究学生,克服集体备课走形式、讲过场,内容不实,或不进行集体备课的现象。
6、克服大考小考不断,部分学生出现的“高原”反应现象。高三学生有三个群体。第一类,尖子生群体;第二类,希望生群体;第三类,困难生群体。困难生群体是比例人数较大的一类,由于他们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很容易形成对学习的心里恐惧心理即“高原”反应现象。因此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不能让他们掉队,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三、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力量
高三政治备课组,在备课、教学资源的使用,试卷命题,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统一又有各班实际情况,既有课例探讨又有信息交流,随时随地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
1.抓好心理教育,助长学习成绩
学好政治,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或一些同学一直考不好,灰心丧气。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指导等,不断关心、帮助,同时教师多走近学生关爱学生、进而激活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积极性。
2.把握高考动向,做好高考信息的收集和转化工作。在备考工作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不但共享备考资源,而且在高考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转化以及备考资料的处理上也密切配合。使收集到的各地区的高考模拟试题能及时印发给师生使用。搞好高考信息的分析、筛选和转化工作,使有关信息及时转化为具体的练习供考生使用。
经过一年的高三教学,我们虽然收获不少,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专题复习方面还钻得不够深。理论总结有欠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为实现“教好、教会”和“学好、学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