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2018-07-22计划书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下是公文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计划。欢迎大家参考!

  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计划(一)

  高校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承担了促进和帮助大学生打好扎实的职业素养基础的重任。同时,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强,大学阶段是良好职业素养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并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1 职业素养的概念及内涵界定

  目前对职业素养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伍大勇为代表的观点,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执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

  另一种以杨祖勇为代表的观点,将职业素养定义为:劳动者对社会职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指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认识到了人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把目光锁定在高校毕业生,把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然而,现实并不能让人满意,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应该是坐办公室的白领,更甚者认为自己到了单位至少应该是中层干部,缺乏从基层干起的意识和勇气。同时,连年扩招和大学生理想化色彩浓厚的择业观,再加上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直接导致了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故而经常会出现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现象。究其原因,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从短期来看,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成功,有助于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要求培养的大学生要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这也就是要求大学生毕业之时要具备社会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要求,那么高校教育就要努力使大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责无旁贷的要肩负起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实施有力。通过引导在校生在大学期间认识到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参加各类活动,积极主动锻炼德智体美,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毕业就业时才能成功就业。

  从长期来看,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职业成功,有助于学校杰出校友的造就。胡锦涛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关系到以后职场,乃至人生的成功与否。因此,如果在校期间职业素养培养存在不足,就会导致就职后,有些人工作总是非常有激情、很有想法,职业通道非常顺畅,而有些人工作能力很强却始终得不到升迁、加薪;有的人做事很卖力,却得不到主管的欣赏;有的人努力很多年却总是找不到门道,进步非常有限;有的人总是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非常烦恼等等现象。所以,在大学期间非常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即可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职业素养基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单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又有利于杰出校友的造就,进而反哺学校,促进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

  3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及培养途径

  如何有效地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将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结合华东交大的实际情况,提出大学生职业培养的主要内容及培养途径。

  3.1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明确职业发展

  学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生涯设计开端的部分,是基础和前提。华东交大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业生涯设计,在全省都是处于较早地启动学业生涯设计。华东交大学工处从2004级新生开始实施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2008年开始面向大一全体新生开设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必修课。在全校构建了“大一有职业生涯规划、大二有职业素养、大三有就业指导、大四有专业实习”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担任这些课程主讲教师的主体大部分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全程为大学生指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方向。

  3.2 实施大学生“青马工程”,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在高校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上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概论》、《思想和道德教育》、《形势政策和省情教育》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团中央提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华东交大创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办了世纪英才学校就是非常好的大学生课外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3.3 以人文类讲坛为主平台,将人文素养内化为职业道德

  目的在于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讲座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教育、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注重品位高雅、见解独特、思想深刻,与师生的兴趣和接纳程度相结合。像孔目胡讲坛、经管周末论坛现在业已成为华东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讲座。所以在高校人文类讲座的积极开展,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组织者容易组织,参与者乐于参与,将文化素养内化为职业道德的一个理想的平台。

  3.4 以“双基”竞赛为主载体,推动大学生掌握职业技能

  为推动大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华东交大从2007年开始设立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竞赛专门项目,由各学院团委牵头申报项目,积极承办“双基”竞赛。截止目前,全校有“双基”竞赛项目28项,每年投入专项金额达15万元。每个竞赛项目参与人数少则五百人左右,多则三四千人,学生参与面非常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于大学生掌握和提升职业技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5 科学规划“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大学生养成职业习惯

  团组织要指导学生会、社团和学生自组织科学规划第二课堂活动,突显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发挥主导的作用。团组织明确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划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实践、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技能培训及其它等六类活动。校院两级团组织分别从活动策划构思、活动组织开展、赛后工作总结等三个方面强化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沟通、执行力、合作、阳光心态等方面的职业习惯。

  其中,如模拟求职、演讲赛、辩论赛、礼仪大赛、素质拓展、调研大赛等等活动,一直在传承,活动效果非常好。不管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感受团队合作的快乐、良好的沟通能力、细节把握、职场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养成。

  3.6 广泛搭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帮助大学生强化社会责任感

  学团组织非常重视为广大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主要有社区挂职、志愿服务、参观考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方面。如华东交大与东湖区团委进行广泛合作,开展了三年的大学生骨干到社区挂职团支部副书记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23路公交维勤”、“省残联服务中心阳光沐阳院志愿服务”、“双港学校爱心支教”等非常有社会意义的志愿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学生的参与,社会反响非常好,同学们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状况和知识结构,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达到端正职业态度的目的。

  此外,还要进一步从常规工作入手,做好上课考勤、晨练、卫生检查等习惯养成工作,督促大学生做好每一个细节,养成办事不拖拉、积极主动、注重小细节,达到强化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的目的。

  总之,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更加重视,出台了很多鼓励性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上一篇:教师个人能力提升计划书下一篇:企业未来计划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