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财政局工作总结

2018-07-22年度总结

  财政局负责地方的财政工作,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按照政策组织财政收入,保证财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财政资金,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市财政局工作总结,供您阅读与参考。

  2017年市财政局工作总结一:

  一、“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成效

  “十二五”期间,尽管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但全市财政事业整体上仍然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支撑保障力度,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工作重点,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科学的财税征管,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迈上300亿元台阶。五年来,我们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和上争力度,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公共财政收入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75% 以上,奠定了加快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按照《深化全市财税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全面深化改革两年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实施了市区新一轮财政体制调整,完善了预算管理体系,加强了预算绩效管理、政府性债务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财政投融资体制创新等相关改革,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队伍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法治财政、党风廉政、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财经纪律执行,深化专项治理整顿,较好地维护了财政资金和财政队伍“两个安全”,实现了整体形象和服务效能“两个提升”,获得了“十佳人民满意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等一大批荣誉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认可。有“十二五”奠定的良好基础,我们对财政“十三五”发展要更加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充满激情。

二、20xx年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20xx年,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相关会议要求,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财政经济新常态,紧紧围绕“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三大主题工作,切实履行服务大局、保障发展和改善民生职能,统筹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依法科学征管,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将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组织,依法征管。调整完善财政收入征收考核奖励办法,加大对征收部门和各市区考核力度,引导各地同步加强对乡镇(街道)和功能园区的考核,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加强财税部门联动协作,通过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分析会、协调会等方式,及时沟通情况、协调矛盾、推进工作。狠抓关键时间节点、重点领域行业,开展专题活动,加强调研分析,挖掘增收潜力,力促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功能,加强有效信息收集、分析和运用,提升依法、高效、公平征收水平。20xx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达322.2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列全省第三位,税收占比达81.3%,圆满完成人代会预定目标、工作目标和省财政厅下达的调整任务,实现了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

  二是履职服务发展,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发挥财政“稳定剂”和逆周期“调节器”作用,集中财力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市财政预算安排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2.5亿元,支持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安排服务业发展、文化发展、农业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建设等各类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安排区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凤城河景区、新能源产业园、核心港区等功能区建设,努力培植经济增长点和新兴财源。加大上争力度,重点加强省财政对医药高新区扶持的专项扶持,推动省市共建国家一类新药发展基金;我市新增获得省财政对我市医药卫生体系建设和海陵区生态修复工程的专项补助1亿元、医药高新区财力补助3000万元。落实厉行节约要求,推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挤出资金用于及时兑现各项民生普惠政策的提标、提档、提补需求。20xx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总体进度达到96.1%,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5.2%。足额安排相关经费,保障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改革、公务用车改革等工作平稳有序实施。强化财政政策服务,组织开展五个一“财政宣传月”专题活动。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积极落实长效化措施,做好挂钩经济薄弱镇村(社区)帮扶工作。聚焦聚力三大主题工作,局机关全年完成招商引资有效信息14条、合同项目3个,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目标任务。

  三是严格债务管控,政府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坚持收放并举、堵疏结合,扎实有效推进政府性债务规范管理,政府债务化解有序推进,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加强对政府平台融资规模控制和融资计划管理,积极推动政府性债务“控规模、优结构、降成本”。组织对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进行清理甄别和统计上报,做好土地储备融资规模控制工作,市本级获批20xx年土地储备融资规模9.2亿元。积极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工具,强化债券额度上争,市区全年累计获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15.4亿元。加强政府平台公司债务数据监测分析,强化融资和担保审核,控制市级平台直接债务和担保债务增长,有序推进存量债务化解。积极推进PPP模式运用,我市两个项目入选国家级试点项目清单。推进设立城市建设基金,积极做好与国寿、中采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接洽谈,促成我市与中采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同时,着力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盘活,组织开展财政往来、专户资金清理工作,推进部门(单位)结余结转资金和专项转移支付结余资金统筹使用,促进财力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四是深化改革攻坚,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大重点突破和难点攻坚力度,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有效落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对涉及财政结算的收入、返还、上解等基数进行了重新核定,研究提出调整区级财政资金留解比例方案。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按照要求编制了包括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在内的市本级全口径收支预算。全面推行财政信息公开,政府预决算报告、除保密需要外的市级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全部按要求实现上网公开。积极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研究起草并提请出台《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科学设立、有效监管、有序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整合财政各类专项资金,政府重点项目资金由20xx年的23项整合为20xx年的6大类;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市级20xx年度25个民生资金项目、20xx年度3个政府重点项目集中开展绩效评价。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创新,探索推进“资金改基金”模式。推进设立并用好“科技创新券”、“创业券”、“住房券”,助推全面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改革,市本级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数年增长超过20%以上。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追加预算,全年评审政府投资项目133个,核减不合理支出9亿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组建市凤城国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推进建立市级“政府公物仓”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共享共管机制。

  五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财政部门作风进一步改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抓手,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查摆突出问题,班子成员联系分管工作和个人思想作风实际,进行对照分析,主动认领、对号入座,形成问题整改清单,共查摆“指导各地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不够、资金安排重分配轻管理、制定政策听取基层意见不够、深化财政改革力度不大、依法执行预算不严”等方面的具体问题122项,逐一进行整改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通过组织明察暗访、公开投诉电话、设立举报的信箱、开展问卷调查等途径,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强化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促进机关作风和队伍建设效能提升。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省委巡视组巡视泰州反馈问题和同级审计问题整改,研究出台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制度。持续深化法治财政建设,组织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编制发布了财政行政权力事项、财政行政审批事项、市级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财政行政权力责任等五张清单,强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三、20xx年财政工作设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财政工作面临的挑战。首先,从宏观形势看。当前乃至“十三五”期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将低于潜在增长率,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较大。国内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内需不足和外需不振交织,中低端产品过剩和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并存,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和部分要素成本上升叠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经济减速尚未触底,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其次,从财政发展看。随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中央税种改革、“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措施、收入分配秩序调整等相继落实,财政收入潜在增长率下降,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养老、医疗等社保支出负担愈来愈重、压力愈来愈大。同时,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要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难度愈来愈大。特别是政府性债务风险难以在短期内降解和消除,如何既要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又要有效解决政府融资瓶颈,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第三,从财政队伍看。整体素质是好的,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但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与财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为制约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身上存在思路不清、业务不精,作风漂浮、效率低下,推诿扯皮、不敢担当,自律不严、吃拿卡要等问题,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在少数单位和少数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面对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有效化解。

  20xx年,市财政部门将紧密围绕“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三大主题工作,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和效能导向,强化财政调控职能,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升财政发展质量和效益。具体工作将突出抓好五个方面:

  1.强化资源整合,科学征管做“加法”。扎实有序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确保收入在稳定区间内实现高质量增长。完善社会协税护税和综合治税机制,加强区域、部门联动,完善收入组织协调、预测评估机制,提高组织收入的科学化水平。加强重点领域税源调查和分析评估,积极做好对策性政策措施研究,巩固税源,壮大税基,防范税源流失。

  2.强化债务管理,压降风险做“减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高度重视并妥善做好政府融资平台去杠杆、防风险工作。在摸清负债底数和甄别分类的基础上,推进存量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规范的“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举债融资机制。积极上争置换债券配额,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探索通过运用PPP模式、棚户区改造等途径,拓宽政府融资渠道。

  3.强化支撑保障,放大效应做“乘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功效,积极履行财政逆周期稳定器和调节器职能,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持续发展。优化和集中财政政策资源,推进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实施补短补差战略,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引进实施。优化民生保障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

  4.强化资金管理,提升绩效做“除法”。建立健全专项资金设立、调整、撤销、评价、监督动态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专项资金定期评估、清理整合和适时退出机制。深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范围,加强绩效评价评审结果应用。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清理机制,腾出资金向亟需的科技、人才、民生、环保等领域倾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公务经费监督,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

  5.强化改革攻坚,增强活力求“变法”。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继续深化 “四本预算”编制,探索编制政府性债务预算;深化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引导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加快实体化、市场化、公司化运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组织培育,扩大购买服务范围,提高购买综合效益。完善财政资金扶持体系,积极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整合省级试点工作;加强PPP模式推广应用,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上一篇:县2017年度依法行政年终总结下一篇:财政局2017年终总结及2018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