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地理学科素养的训练。
老师加强了“知识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一开始就通过新马泰旅游线路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特别是有东南亚旅游经验的学生异常兴奋,刘轩仪同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也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整个教学过程中,叶老师都特别重视识图、读图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也是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分析问题,老师也将地理学法有机渗透到地图教学中,一堂课中地图展示达到8次之多。
2.教学模式走向交往与对话,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无论是【小组讨论】:东南亚各地理要素之间都存在哪些联系?还是在【小组合作】1、有人说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你觉得呢?2、万一马六甲海峡不能走了,需要重新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在整个展示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安全的表达环境,老师始终以欣赏鼓励的眼光期待学生的回答。学生在问题的表达上自信大方,整个课堂气氛积极有序。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富有艺术性,如陈涛在谈到可以开辟一条隧道作为新航线时,叶老师马上惊讶地说:哎呀,你跟李总理想到一块去了。陈涛那个得意劲啊,别提多开心了。
3、发展学生理性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讨论“东南亚各地理要素之间都存在哪些联系?”时候,学生分析了地形地势对河流、农业、人口的影响时,老师继续追问,周驰宇就马上说老师河流也会影响地形,在河流的下流往往会出现冲击平原,进而影响农业和人口的分布。又如在问题:万一马六甲海峡不能走了,需要重新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通过地图分析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想出了5条解决途径,其中有2条途径与中国政策不谋而合,真的让人惊异于学生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