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评课稿四篇

2019-06-05稿件

  篇一: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唐老师上的《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让我感受了在新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仅仅只是一位组织者,一个帮手,而学生才是主人。课堂上,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交流、展示,让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来。

  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安排了五个环节:

  1.课前5分钟,由小主持人组织复习题,体现了学生自主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2.导入激趣,通过学生组织的摆卡片组数游戏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同时让学生摆出是3的倍数的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独立圈数,小组合作讨论找规律,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生生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有了表达和倾听的机会。

  4.展示交流中,学生表现得活跃,组织语言能力强,思维敏捷。这说明唐老师平时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合作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

  5.达标测评练习,使得课堂学习知识得到了升华,学会了判断和写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有了反馈。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找到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对于这节课,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大家一起探讨:

  1.在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中,给予学生的时间不充分,只是看到优等完成了,没有考虑到弱势生他们的情况;

  2.在展示环节中,展示的机会只给了几名活跃的优生,而让弱势生成为了看客;如果能先开展小组内的展示,再进行小组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就不会有沉默者了;

  3.在展示中,几个小组的结论和表现方式都相同就可以不重复展示,重点要放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的展示上;

  4在几个互动环节中,形式单一化,如:“请一个同学来验证一下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避免有的学生“没戏演”就“退场”了。

  总之,这一节课让我们在探究新课堂模式,寻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启发。

  篇二:倍数和因数评课稿

  本学期的“三人行”活动中,我们组选取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起始课《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新教材是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的,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降低了要求,更趋于人性化。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 实现了课的有效性。

  在这次“三人行”中,耿老师制定了教学目标,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总揽课堂,从而实现课的有效性。本课教学目标较明确。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

  3、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容量大,高效踏实。

  在这次“三人行”中由李老师进行授课。《因数和倍数》这节课,

  我觉得这是一节扎实、有一定深度的课堂教学,在与许多依靠华丽的课件而出彩的课相比,比较难得。在课中,李老师张弛有度的教学风格,让人称赞。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这一堂课的容量很大,效果踏实。首先,课堂的组织到位,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中来。在学生练习、探索的过程中,教者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从中发现学生典型的思考过程和典型的错误,然后再组织集体讨论,这样的操作是高效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例如,在讨论如何全部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时,就挑选了一个思路较清晰,并漏写一个因数的学生作业与另一个“有序”思考特别明显的学生的作业,通过比较,学生自然发现了思考问题的一个良好品质——“有序思考”,并对它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体验。

三、教师努力体现一定的新基础教育元素。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李老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如:课的开始,李老师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概念的揭示过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这里老师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过渡自然。

  2、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善于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悟思想。 找因数环节,李老师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寻找的方法:第一个孩子采用的“逐一法”,第二个孩子采用的是“配对法”;接着李老师让大家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当孩子们说“配对法”好,不易丢失答案时,李老师立即反问:“难道第一种方法没有值得肯定的吗?”最后,她追问那个采用“逐一法”的孩子:“如果再让你找因数,你打算采用哪一种方法?”在这个教学细节中,“比较”的方法被李老师运用的非常自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这次活动在全校进行了公开授课,全体数学老师各抒己见,对本节课的印象如下:

上一篇:有余数的除法的评课稿下一篇:长江之歌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