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

2020-08-21稿件

《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同课异构,讲《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这两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听课的感受和想法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是选自《左传》,《古文观止》里也选了这一篇。我拿到篇目后仔细看了看,读了之后深有感触。经典就是经典,无论过多长的岁月,只要我们重新拿起书来再读上一遍,内心仍然充满感动与温暖,对我国语言文字的温情,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只要读上几句都会油然而生。

  就这篇,我先谈一谈理解问题。这篇,我们一般把它作为说话的艺术来看待,从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大局入手,因为它是“传”——《春秋左氏传》,要讲讲“经”与“传”的关系。高一的学生对文言文已经积累了不少知识,但对中国的古代典籍,也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四书五经”。就这篇而言,下面我从“纪”“传”的关系入手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讲呢?目的是为了揭示出左丘明文学功底的深厚和他的文学想象力的丰富。在《春秋》里,对“烛之武退秦师”只有六个字——“晋人秦人围郑”。左丘明根据当时的史料以及他了解的故事演绎成了这样一篇文字,当然,我们选的这一部分前后也有删节。实际上,这篇就是对“晋人秦人围郑”这六个字的诠释,这也是《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春秋》有三传,《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故事,善于用人物原型来演绎历史,所以《左传》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讲这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将来再读到《左传》时对它有起码的认知,对它的写作风格有了解,便于理解文本。这是从一个大的角度看“经”与“传”的关系。

  就这篇,是中国古代强调论辩艺术,说话艺术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易经》里说过“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是什么让一个世界生动运转起来,充满矛盾斗争,生机勃勃的发展?是语言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代,谋士、外交家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诸侯,推动历史的发展。这篇我们可以看出是以弱“胜”强的展示,特点很容易把握,这是大体对它的理解。这篇的特色,从中学教学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我想有三个方面可以把握。

  第一,这篇语言的“飞白之美”。这篇我们读完后有这种感觉,有些地方就写几个字一带而过,但是却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比如第一堂课老师让学生扩写成,“夜缒而出”就四个字,也没有出现人物,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它的语言的“飞白之美”,语言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包括它第一段讲到战争形势简洁扼要,扼要到什么程度,我们后面往往会忽视。比如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也”这是战争的基本起因,我们到后面分析时往往就忘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晋和秦联合起来围攻郑是有现实原因的,是因为郑曾经做过对晋不利的事,所以打它在那个时代也是名正言顺的。尽管春秋无义战,但是所有的战争都是要找一个借口的。这也是后面分析到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时候为什么回避了这个问题,本来是郑理亏的,他在后面劝说的时候根本不提这个事,这里可以看到他的伏笔。这篇语言很简练,但是所有的句子,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作者惜字如金,第一遍我们读可能读不懂,比如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如果不知道子犯是谁,是哪个国家的,都不知道谁要打谁。它的语言使用是相当精简的,精简到你只有读懂了全文才知道这些人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是我的感受,要把握住语言里的虚实变化,简练、有力的特点。

  第二,逻辑的严谨之美,主要表现在劝说艺术上。劝说秦穆公能够接受烛之武的建议退兵。他的整个的劝说过程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有理有据,一步一步使得秦穆公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否则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情理上都会出问题,都会使秦穆公下不来台。他的劝说艺术体现了逻辑的力量,到最后已经跟郑国没有关系,最后结束语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最后战斗的中心,讨论的问题不再是郑国的问题,而是秦国与晋国的问题,最后郑国已经退出去了,可以看出他严密的逻辑推理,这里面是下了功夫了,体现了论辩的逻辑之美。最后秦穆公不得已,尽管说“秦伯悦”,但这个“悦”里也有无奈的成分,毕竟带着部队远征打仗花费巨大,到嘴的肉吃不到了,这里的“悦”其实不是“喜悦”,是“心悦诚服”。这个“悦”实际上是“服”的意思。这可以看出逻辑的艺术。

  第三,叙事的结奏之美,节奏明快。这篇没有废话,而且该详写的地方不惜笔墨,该略写的地方一个字都没有,惜字如金,表现出作者很强的叙事艺术性,构思很值得我们去品味、琢磨。这是我对这篇的看法和解读。也是对课堂的评价的参照。从这个角度,我们看这堂课的讲法、教法。

  从我的感受的角度看,这两堂语文课都是很扎实的。尽管没有太多很花哨的设计,但课堂上的学生确实得到了一种比较深入的学习,进行积极思考,这一点是给予肯定的。当然所有的课都不是完美的课,都会有缺陷。我有一个思考,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到底要怎么教?语文课文里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两种语言形式的教法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课堂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这是很值得思考的。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一点的话,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性的问题就解决了。相对于白话文来讲,文言文显然有语言上的障碍,语言的障碍主要相对于上课的流畅性来说,有理解的障碍。那么这个障碍在课堂教学上能不能变成我们教学的资源?这个障碍能不能变成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怎样面对文言文字词语法的问题,我们讲这些字词语法是把它归出来作为知识点来讲,还是把它放到语境里里作为文本理解的工具,理解文本的渠道、方式去讲?这是值得思考的。当我们能够做到这样一种转换的时候,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就很清楚了。所以,我的想法是,文言文教学能不能立足于文本上语言的特点,从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角度,去设计出紧贴近文本的教学设计。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当然这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有一个感受,如果我们的课把文言文的知识单独拿出来,包括读音、字词、翻译,我们看到这两节课的翻译基本都没有作为一个环节来做,不管怎么样,无论你设计的再巧妙,最后仍然有脱离文本,脱离语境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文言文的积累比较少,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有待提升,这是我的想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的设计能不能再侧重一下文本、语言,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当然我讲的也不一定正确,只是一个感受,毕竟文言文的课很难上,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还是要争取能做一个突破。就是把文言文本身具有的语言知识教学与我们理解的深化,以及我们课堂教学的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上一篇:《烛之武退秦师》鉴赏下一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