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我们看看下面吧!
第一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 (1)不相征也。 ”
注释
(1)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敌”在这里不是“敌对”的意思。
翻译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第二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2) 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3) 也?”
注释
(1)《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2)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3)杵(Chu):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翻译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
第三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翻译
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第四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1)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2)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3)既成,粢盛既洁(4),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
(1)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 “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2)丘:众。(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4)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翻译
孟子说:“人民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第五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翻译
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第六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谓高子(1)曰:“山径之蹊(2)间,介然(3)用之而成路;为间(4)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释
(1)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2)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3)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不断的意思。(4)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翻译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第七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1),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2)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3),莫之敢撄(4)。望见冯妇,趋而迎之。 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注释
(1)复为发棠:重新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赈济灾民。发,汗。棠,地名, 在今山东即墨南。过去齐国灾荒时,孟子曾劝过齐上开棠地粮仓赈济灾民,所 以有此说。(2)冯妇:人名,姓冯.名妇。(3)嵎(yu):山势弯曲险阻 处。(4)撄(ying):迫近。
翻译
齐国遭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的人们都以为老师会再次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来赈济灾民,大概不可以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打虎,后来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远远望见冯妇来了,连忙跑过去迎接他。冯妇挽袖伸臂地走下车来,众人都很高兴,可士人们却讥笑他。”
第八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翻译
孟子说:“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身上。”
第九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盆成括(1)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注释
(1)盆成括:姓盆成,名括。
翻译
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离死不远了!”
盆成括果然被杀,学生问孟子说:“老师怎么知道盆成括将被杀呢?”
孟子回答说:“盆成括是个小聪明,但不懂得君子应该知道的大启发,这是足以招致杀身之祸的。”
第十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饴(1)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饴之也。是皆穿富之类也。
注释
(1)饴(tian):探取,获取。
翻译
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成话的时候不说话,是用沉默来套取人。都是钻洞爬墙的小偷行为。
第十一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1)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释
(1)带:束腰的带子。朱熹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带指平常浅近的意思。
翻译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的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启发;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 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轻松。”
第十二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原文
孟子曰:说(1)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2)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注释
(1)说(Shui):向……进言。(2)榱(CUI)题:也叫“出檐”,指屋檐的前端。
翻译
孟子说:“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哪怕他殿堂高两三丈,屋檐好几尺宽,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这些;哪怕他佳肴满桌,侍奉的姬妾好几百, 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这些;哪怕他饮酒作乐,驰驱打猎,随从 车辆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这些。他所拥有的,都是 我不屑于有的;我所希望的,是古代的礼乐制度。我为什么要怕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