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张去华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08-15古籍

  张去华,字信臣,开封襄邑人。幼励学,敏于属辞。召试,授御史台主簿,属三院议事,不得预坐。谓所亲曰:“簿领①之职,非壮夫所为。”即弃官归郑州,杜门不出者三载。

  建隆初,始携文游京师,大为李昉所称。明年,举进士甲科,即拜秘书郎、直史馆。以岁满不迁,上章自诉,因言制诰张澹、卢多逊、殿中侍御史师颂文学肤浅,愿得校其优劣。太祖立召澹辈与去华临轩策试,命陶谷等考之。澹以所对不应问,降秩,即擢去华为右补阙,赐袭衣、银带、鞍勒马。朝议②薄其躁进,以是不迁秩者十六年。荆湖平,命通判道州。去华上言:“桂管为五岭冲要,令刘鋹保境固守,赖之为捍蔽,若大军先克其城,以趣番禺,如践无人之境。”有诏嘉奖。

  从太宗征太原,监随驾左藏库,就命为京东转运使。雍熙中,王师讨幽州,去华督宋州馈运至拒马河,就命掌河北转运事。三年,知陕州,未行,着《大政要录》三十篇以献,上览而嘉之,因留不遣。会许王尹京,命为开封府判官。未几,有庐州尼道安讼弟妇不实,府不为治,械系送本州岛。弟妇即徐铉妻之甥。道安伐登闻鼓③,言铉以尺牍求请,去华故不为治。上怒,去华坐削一任,贬安州司马。

  真宗嗣位,迁给事中、知杭州。两浙自钱氏赋民丁钱,有死而不免者,去华建议请除之,有司以经费所仰,固执不许。在洛葺园庐,作“中隐亭”以见志。景德元年,改工部侍郎致仕。三年,卒,年六十九。

  去华美姿貌,善谈论,有蕴藉,颇尚气节。然不饰边幅,颇为清议所贬,以是不登显用。

  (《宋史·张去华传》有删节)

  【注】:①簿领: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②朝议:包括有皇帝在的廷议或皇帝不在只有“九卿”、“王大臣”的集议。③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得预坐

  预:预先,提前

  B.愿得校其优劣

  校:较量、比较

  C.澹以所对不应问

  应:回应,回答

  D.以是不登显用

  显用:重用

  5. 以下各句中,全都表明张去华“敏于属辞”“尚气节”的一项是( )(3分)

  ①上章自诉……愿得校其优劣

  ②有死而不免者,去华建议请除之

  ③在洛葺园庐,作“中隐亭”以见志

  ④簿领之职,非壮夫所为

  ⑤以趣番禺,如践无人之境

  ⑥着《大政要录》三十篇以献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去华从小就努力学习,在文章言辞上有一定的长处。后来被授予御史台主簿,但他觉得大丈夫不应久居人下,于是弃官回家乡,三载杜门不出。B.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张去华中了进士并被授予官职。任职满一年没被提拔,他就上奏章指张澹、史师颂等文学肤浅,愿意与他们一较高低。

  C.雍熙三年,张去华知陕州,未出发时,写下三十篇《大政要录》献给皇上,皇上因此留下了他。后任开封府判官被尼姑控告而削官,贬为安州司马。D.宋真宗时,张去华任杭州知府。建议免除已死去那些人的人丁赋税,有关部门借口经费所仰,固执不许。后来在洛修建园庐,作“中隐亭”以表现心志。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文。(10分)

  (1)朝议薄其躁进,以是不迁秩者十六年。

  (2)道安伐登闻鼓,言铉以尺牍求请,去华故不为治。

上一篇: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下一篇: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