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概《包公祠记》原文及翻译

2018-08-20古籍

  包公祠记

  【清】王概

  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花墩。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水木明葱,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及客合州,冬晴多暇,遂一往谒,则旱已五载,水泉尽枯竭,竹树枯赤者,桥半就圮。入顾,庭宇漫不扫除,一若终岁无人践履,因而慨叹者久之。

  公殁且六百年,而犹霜凛冽。凡有祈祷,畏其太聪明正直,率诣他所,未敢挠触,则是神聪明正直尚且抵牾斯世,何况于人乎!顾余则有为公辩者,公以张方平故,致欧阳修有“蹊田夺牛”①之语,然终谓公孝行直节。公性囧峭直,心甚嫉恶,然未尝不推本忠恕。而世传诛合州妖僧,断嘉禾吏手,生埋少妇,力沉妖伎,皆包恢事。考宋有两包:一为孝肃;一为文肃,乃包恢。恢亦进直龙图,两公姓同官同,吏治刚正明察又同。《宋史》于孝肃纪载寥寥,而于文肃政纪特详,皆足悚人闻听。今则农夫红女知有考肃而不知有文肃者,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又《宋名臣言行录》载孝肃公为京尹,杖吏宽囚,卒为吏所卖,是王可观仁以过欤!余斯言也,非为孝肃要闾里之祷祀,诳愚俗而致矫诬也。良以孝肃为古名臣,非仅搏激孤峻,有霜肃而无露滋者。窃恶后之君子未善学公,故特标举公之通体仁恕而扬厉中外,人果如是居心,公亦未尝不可并驾欤!

  孝肃亲殁,庐墓终丧,犹不忍舍,为古孝子。乡之父老当稍加修茸其祠。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至来祷祀,惟民之于国、子之于亲,分所当为。而稍设私心者,幸悉如前之远望却步,无以余言视公过宽,恐公又不尔矣。

  孝肃宅在郡城凤凰桥,墓逾城十五里,是盖其读书处云。

  (选自《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有删节)

  【注】①据《宋史·包拯传》,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庭宇漫不扫除 漫:完全B.顾余则有为公辩者顾:考虑

  C.诳愚俗而致矫诬也致:达到D.良以孝肃为古名臣良:的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而慨叹者久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公殁且六百年 且相如素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C.有霜肃而无露滋润者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无以余言视公过宽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下列对原文有关纳入那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拯生前性格峭直,嫉恶如仇,死后也令人畏惧,避而远之,但他能以忠恕为本,有其宽和的一面。

  B.包拯与包恢同为宋代名臣,两人均有政绩,在当时有人对包拯的评价就有褒有贬,后人也多有误传。

  C.文章以议论为主,记游为辅,作者阐明了自己对包拯的评价,字里行间也流露了对包拯的敬仰之情。

  D.包拯为君之臣刚正严明,为人之子又极为孝行,所以作者在朝廷内外大力宣扬,让人们好好学习他。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

  ②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

  ③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

上一篇:元好问《御史程君墓表》原文及翻译下一篇:归有光《陶庵记》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