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教案

2019-10-06教案

  一、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作家巴金对落日的两段不同描写:(读)

  A

  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了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巴金《鸟的天堂》

  B

  远处有一带青山,斗大的太阳正向着山边慢慢地落下去。它的平时的射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金色光芒也已经渐渐失去了,变成了一面红得像丹一般的大圆镜。它愈走下去愈红,而它所放出的红光,更扩大起来。蓝天已被染红了一角,青山的顶也带了灿烂的红光。离太阳不远的几片紫色和淡墨色的云被日光烘托起,成了特别的颜色,还镶上一道宽的金边。太阳只剩下了一半,却是更大更红,到后来终于完全落下去。霎时间万边金色霞光渲染了半边天。山哪、树哪、云哪、霞哪,都打成金色的一片。

  ——巴金《灭亡》

  明确:两段文字都在写落日,但两段文字在描写力度上明显不同。A文字相对精炼,但我们读下来还是觉得有神韵,特别是最后一句“只留下了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B文字把太阳落山的过程写得富有层次,抽丝剥茧,不惜笔墨力求细致入微。

  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观照,我们引入今天的写作话题: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同学们能说说什么叫用墨如泼,什么叫惜墨如金吗?

  明确:首先,惜墨如金追求言简意丰,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板书:言简意丰一字传神);用墨如泼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也在所不惜(板书:穷形尽相(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细致入微)。

  其次,这是写作时的两种表达技巧。

  第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没有好坏的差异,只要各得其宜,就能各尽其妙。

二、惜墨如金

  思路:用墨如泼:1、描写2、记叙

  一、描写

  思路:①多角度多层次观察自然,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②渲染手法

  讲解过程:

  师: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体现在写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先来看朱自清《绿》中的一段文字。

  那醉人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杂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朱自清《绿》

  师:这段文字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描写。同学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梅雨潭的绿的?

  明确:1、作者用比喻、排比、通感、比较等手法从形状、触感、色泽、颜色深浅等角度来写“绿”。

  这样我们就引入在描写上用墨如泼的第一种方法:①多角度多层次观察自然,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

  下面请同学来展示你用这种方法是如何写老树“古老苍劲,大得惊人”的。

  实践演练:《银杏》(图片)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

  ——《老树》

  要求:用200左右字按照1的要求进行描写。

  请两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范例:老树树干粗大,虬枝盘曲。树皮布满褶皱,这些褶皱似乎在向我们诉说那些曾经的岁月。它的枝干造型奇特,有的俨然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这些枝干又如无数的大手把绿叶向四面八方无限地送出去,如巨大的伞一样,几乎把整片蓝天都遮住了,只有丝丝缕缕的阳光像碎玉一般从摇曳的缝隙中漏下来。树下几位老人或躺或坐,随意聊天,惬意享受这难得的阴凉,仿佛这是一个完全与外面那个世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师:在描写上用墨如泼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可以②运用渲染手法。所谓渲染,是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铺叙、形容和拱托,以突出描写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方面,加强艺术表现效果。渲染的具体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夸张、层递、铺陈、烘托等。

  北朝著名的叙事诗《木兰诗》,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时,成功地运用了渲染之法:“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些诗句运用铺叙手法充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合乎情理,真挚动人。

  实践演练:《疯狂球迷》(图片)

  铺叙是渲染的具体手法之一,也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所谓铺叙,即充分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

  多方铺叙。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二是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

  比如,你观看了一场足球比赛,如何在笔下再现足球场看台上因进球或获胜时的那种热烈、火爆的场面?

  你能像下面这篇习作一样写出球迷们的疯狂劲儿吗?(读)

  疯狂球迷(节选)

  球入网的那一刹那,“噢……”的一声,整个看台都沸腾了。输球的一方大骂守门员的呆笨。有的人脸涨得通红,歇斯底里地叫喊着,脖子上绽出了青筋;有的人攥紧拳头,用脚使劲地跺地,仿佛想把那股子情意和不满踩进地底去……‖赢球的一方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人脚下仿佛装着一根弹簧,不停地往上跳;有的人仰天大笑,笑得全身发颤,笑得脸上肌肉收缩在一起,隆起老高;有的人使劲舞动着大彩旗,“呼隆”一下盖过你的头顶,又“呼隆”一下掠过你的耳际。‖整个人群就像热分子运动,让人想起集体出巢的蜜蜂,想起锅里翻滚的稀粥。每个人都扯着喉咙朝赛场喊,亢奋的、愤怒的,尖嗓门的、哑嗓门的,平日能言善辩的、沉默寡言的,此刻都提高了16度,整个和在一起,沙嗡沙嗡地响。那响声被支离成千百万的分子,充斥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如山呼海啸,铺天盖地,震耳欲聋。‖每个人的血液都在激烈地奔涌着,每根神经都在高速传递着亢奋的元素,每个细胞都憋足了劲在扩张,每个人只管将心中的狂喜、怨气、兴奋、惋惜一古脑儿倾出个来……

  教师讲解时注意:

  一、作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状写“沸腾的”看台。首先细致地描绘渲染输球、赢球两方球迷各自的表情与行为;接着展开联想,以“热分子运动”、“出巢的蜜蜂”、“翻滚的稀粥”作比喻,进一步地渲染喧嚣的场面;然后铺写各色人等和在一起发出的响声,以及那响声充斥全场的广度;最后想像每个人生理、心理、情绪上的激烈的反应。

  二、作者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来铺叙。如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既有点上的细描,又有面上的勾勒;还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反衬等修辞方法。

  读完这个片断,我们不能不叹服作者行文之细密,表达之细腻。这种细密、细腻的感觉,主要在于作者善于多方铺叙,因而将足球看台上热闹喧嚣的场面描写得如此震撼人心。

  二、记叙:

  思路:①铺垫②繁复

  讲解过程:

  师:这种使用多方铺叙来渲染以达到穷形尽相之妙的写法在刘鹗《明湖居听书》中也有淋漓尽致的发挥。

  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的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弹了一枝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鏦鏦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

上一篇:中学上学期总务处工作计划下一篇:《记辜鸿铭》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