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2018-08-11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2):通过对“研究蜗牛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3):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培养学生比较、区分事物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讨论“研究蜗牛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合作。

  (3):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5.教学难点分:

  分析蜗牛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二.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展示资料→交流成果→小结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出示一些动物行为的挂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动物行为研究事例:蜗牛的行为研究(另:谈谈人类或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其间巡视、旁听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的评价并补充和完善,以达到教学目标。

  实验1的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

  1假设蜗牛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合理即可)

  2实验控制的因素是光照,A端有光,B端无光。

  步骤3中A端、B端都有光,蜗牛停留的时间是随机的,没有明显异。

  步骤4中A端有光,B端无光,如果蜗牛喜欢黑暗的环境,则蜗牛在B端停留的时间应该长一些。

  师:在试验1的基础上我们再看实验2。

  试验2的过程

  师: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是什么呢?

  生:狗分泌唾液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建立

  师:在此基础上来讨论活动中3、4的问题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伸展身体,这是涡虫的本能行为。

  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

  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

  4.实验1的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能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师: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同学们已经在课前看了书,现在我们根据书45页和25也上的内容阐述着两种行为的区别。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

上一篇:幼儿园我学小动物教案三篇下一篇:愉快的梦的音乐教案